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测神经衰弱的14个症状

(2014-08-06 11:55:40)
标签:

健康

  神经衰弱的症状有哪些?神经衰弱是一类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神经衰弱好发于青年人,脑力劳动者人群,可以带来男性慢性前列腺炎,女性内分泌紊乱等危害。因此,出现以下十四项症状就要小心了。

 

  神经衰弱对人体危害极大,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治疗控制的话会影响大脑的正常运转,严重的会造成痴呆、弱智等后果。那么神经衰弱有哪些症状?神经衰弱吃什么好?

 

  神经衰弱的症状

  1、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却总忘东忘西,出门忘了带钥匙,上学上班忘了带手机等等,刚做过的事情转眼就忘。

 

  2、每天无精打采,上班上学昏昏欲睡,到了睡觉的点就精神。

 

  3、情绪波动大,为一点小事就可能郁闷,别人一句无心之语就能被激怒,引发一顿怒吼,但事后就后悔不已。

 

  4、爱哭,凡事爱往坏处想,而且一想就得哭,哭完了才觉得痛快。

 

  5、入睡变难或睡觉变轻,一点动静或光线就会惊醒,如呼噜声、脚步声、窗外路灯等,而且翻来覆去再也难以入眠。

 

  6、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来,觉得做啥都累,就想在一个地方坐着或躺着。

 

  7、一点小事,就觉得是天大的事,总觉得无法解决,以至于唉声叹气,终日愁眉苦脸。

 

  8、喜欢与别人吵架,稍不顺心就跟人吵,听到好消息,马上就大喜过望,不能自已。

 

  9、胃口变差,觉得没有食欲,但又没有胃部疾病。长期便秘或习惯性腹泻。

 

  10、头痛、头胀、头部有紧压感、颈项坚硬,有时还表现为四肢酸痛。但这几种疼痛并不是因过度劳累造成的,而是无缘无故地发生。

 

  11、把正常心跳误认为是心慌,有的人甚至还觉得肠子在腹中跳动。

 

  12、安静时或临睡前经常耳鸣,觉得耳内有流水声、有风吹声、机器轰鸣声等各种怪声音。

 

  13、反应变迟钝,对人和事都很冷漠,更严重的男性还可能出现阳痿,女性会月经不调。

 

  14、伴发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焦虑等。

 

  神经衰弱吃什么食物

  花生牛奶红枣:花生适量,红枣适量(根据个人情况),牛奶一袋,大米50g,蜂蜜适量。花生,红枣,大米,洗净。置锅上火,倒入4杯水煮开,放入大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放入红枣、花生继续煮约30分钟。等大米花生粥烂熟后,放牛奶、蜂蜜调匀即可。

 

  苹果小米粥:苹果1-2个,小米100g,红糖适量。苹果洗净去核,小米洗净。将苹果和小米一起用水煮至糊状,调入红糖即可。苹果含有大量的糖类和钾盐,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肾病、糖尿病的患者不宜多吃。

 

  古方茶疗:茶疗是指单味的茶叶及茶叶中加入适量的中药成份或不添加茶叶直接使用与茶配伍的复方茶方,通过冲泡茶饮的方式作为养生保健、防病疗疾的一种治疗方法,即称为茶疗。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

 

  日常调理:  

    1、要解决神经衰弱失眠怎么办的问题,首先大家可以尝试在睡前喝一杯牛奶,这样有利于入睡,并促进睡眠质量。

 

  2、睡前喝一杯温开水,在水中加一匙醋搅匀喝。醋中有丰富的有机酸,可促进糖的代谢,使肌肉中的疲劳物质乳酸和丙酮酸分解,使人消除疲劳感。

 

  3、晚上喝小米粥,小米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色氨酸能够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出一种血清素,使大脑的思维活动受到暂时抑制,产生困倦感,帮助睡眠。

 

  4、吃些水果可以消除因过度劳累而失眠,苹果、香蕉和梨是碱性食物,有助于抗疲劳。

 

  其实,要解决神经衰弱的问题并不困难,如古方茶疗怡眠茶,更安全和可靠一些。它配方中特别加入有宁神作用,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滋阴补阳、眼疾、神经衰弱等的功效。可以稳定情绪、减轻焦虑及紧张状态,调节睡眠,还能改善整个身体的机能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

 

---------------------------------赤脚医最新分享心得--------------------------------- 

教你10秒钟判断从脚看疾病

如何用按摩来治疗男人脱发?

人体五个令人吃惊的衰老表现

教你看五官识别疾病!

从耳朵窥探内脏的健康

预防脂肪肝的家常食物

哪些滋养品适合肝病者?

高血压患者不适宜吃的食物

何时喝蜂蜜才是护胃?

味觉和常人不同提示什么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