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尔读书会 王琦演讲稿
(2014-04-03 18:24:12)
标签:
拜尔口腔不抱怨的世界杂谈 |
分类: 企业文化 |
1978年,75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一位记者问其中一位获奖者:“你在那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我们不难从这个故事中发现,良好的习惯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我们通往成功道路的捷径。我个人把良好的分为四大类:
第一,
在坐的都是管理者,对于管理者来说,为什么强调专业第一?好比说,阳光透过凸透镜,能够把纸烧着,这就是聚焦点的作用:把所有能量集中在一点,创造出最大威力!工作是成就一个人事业的唯一途径,我们惟有在一个方向上长时间保持关注,我们的优势才能凸显。
一堆沙子中搀杂着铁屑,怎么才能挑出铁屑?用手捡是不行的,只有使用磁铁。沙子如同我们日常面对的繁杂的信息,磁铁就是埋藏在我们心中的具体问题,问题越是明确,我们就越能在生活中寻找到有易于解决问题的信息。工作是成就一个人事业的唯一途径,惟有专业领先,你才能脱颖而出。
另外一点就是敬业,以下四点可供各位参考。第一,对于工作挑三拣四,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缺乏奉献意识。第二,妄自菲薄,满腹抱怨,缺乏自尊意识。第三,畏惧困难,害怕失败,缺乏责任意识。第四,不能换位思考,从客户(上司)需求出发,缺乏整体意识。如果各位说以上四点我完全没有,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位非常敬业的员工。
第二,
积极主动是所有工作态度中最重要的。成就大事者和平庸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具备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积极的人始终从正面看待问题,认为一切都有可能,自动自发地工作,在行动中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消极的人凡事浅尝辄止,把责任归咎于外界:一切都是别人的错、外部环境的错、运气的错、时机的错。
第三,执行力
想做就做,不要等到万事具备的时候,也永远没有万事具备的时候;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在
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过程中推动发展。这里有这样一位员工,
老板问他:你什么时候能把要这个漏洞修好?
他说:我已经通知他们了,他们大概明天就会来修的。
一天后,
老板又问他:维修公司什么时候会来,你找的是哪家维修公司?
他说:好像他们说安排不出人来,如果可以的话,今天晚上或者明天下午就能过来。
一天后,
老板再次问他:漏洞怎么还没有修好?
他说:我晚点再问问他们。
最后老板说:今天下午之前不解决,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不要拖延工作,往往我们总是想把事情从头到尾全部想好了,才开始走第一步--就摔倒了。
第四,不要推卸责任
不要把“好像”;“有人会……”;“大概”;“晚些时候”;“或者”;“说不定”之类放在嘴边。尤其是和上级谈论工作的时候。
不过一般是人都会这样说话的,因为这样第一给自己留下了广阔的余地,第二也不会给别人造成很大的压迫感,好像什么事情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似的。说实话大学里面再用功的人都有一半是混的。要么是在课上,要么是课下。所以,就因为人人都在混的,所以校园是一个浪漫的地方,校园也容易让人单纯。所以学生社团的工作往往是效率很低的,我现在回想起学校里做的工作,当时还觉得挺卖力的,但工作了之后才开始感觉到什么是效率。当你进入了用金钱计算时间的地方之后,你要尽可能的避免在学校里养成的这种习惯。如果上级问你什么时候能实施你给他的承诺,而你回答“今晚或者明天早上”这样的答案对于他来说完全等同于你没有回答,并且还给他留下了一个坏印象。
有一个寓言故事,一只小老鼠刚刚出世不久,老鼠妈妈问小老鼠:你现在能看见了吗?
似是而非的应答往往一样会暴露出你更多的弱点。可能是以下中的一个或几个:
1.你之前没有想到这个工作,或者一直在拖延。
2.你没有责任心,认为这些并不重要。
3.你应付上级。
4.你不敢说真话。
5.你喜欢逞能,答应一些做不到的事情。
6.你不能独立工作。
相反的看来,这样的回答,总是让上司恼火。
第一,他的问题没有得到回答,只是起到了提醒你的作用。
第二,他依然需要记住提醒你,因为他不知道你是否真正已经落实了工作。
第三,他不知道有多少你已经做了的事情中,都是这样没有落实的。(这点非常致命)
第四,往往因为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上司自己的计划不得不被耽搁或推迟或不能给出明朗的结束时间。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