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尔读书会 钱晨露发言稿

(2012-12-21 13:18:23)
标签:

杂谈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任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脱离小说中法国大革命动荡的时代背景,和平年代却也依旧如此。岁月更替,季节变换,所处的环境时好时坏,却永远无法阻止追求梦想、重塑希望的高尚思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苹果公司的乔帮主一般,身体力行地实现“活着就要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但是每个人绝对都能像稻盛和夫先生一样实践“让平凡的人生不可一世”的活法。

    经常看日剧、日漫的人对一个词一定不会陌生,叫做“一生懸命”。啥意思呢?《活法》书中的几个小标题就可以给出完美的解释,就是凭一股傻劲迎向困难和挑战;拼尽全力,活在当下这一刻;绝不放弃:比别人更卖力……这种日本式的拼命其实很多时候都为我们中国人所不能接受,一方面从古至今正是这样变态般的执着在各个问题上不断触怒到了我们的民族情绪,另一方面,在中华民族文化中闪耀了五千年的一颗灿烂瑰宝叫做“中庸之道”,我们讲平衡、我们讲分寸、我们讲进可攻退可守,在采取行动前要深思熟虑,反复斟酌、多方推敲,要三思而后行,万不可孤注一掷、一棵树上吊死……于是,很多人的凌云壮志就渐渐在理智的左思右想里消失殆尽。五月天有一首歌叫《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名字很通俗很直白,却道尽人世的沧桑无奈。人生还是需要有那么点儿激进、那么点儿天真的拼搏精神的!我最讨厌别人动不动就说“这么做真是异想天开”,或者是“这么难,我不可能做到的”。如果连实现它的愿望都不敢拥有,那当然是永远都做不到的。心不唤物物不至,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神话的人这样告诉我们:要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首先需要达到“痴狂”程度的强烈愿望,坚信目标一定能实现并付出不懈的努力,朝着目标奋勇前进。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做一个项目也好,写一篇论文也好,完成它的愿望如此强烈以至于吃饭的时候想、坐车的时候想、看电视看着看着就莫名地联想起来,甚至睡觉了脑袋里还止不住地一遍又一遍盘算那件事的细枝末节,一丝一毫的细节都要反复设想,不愿放过,直到计划顺利实施的那一刻。有没有?大家都有过是不是?这样的“一生懸命”执拗起来往往会把自己都逼得几近崩溃,可是缺了它人生又会了无生趣、廖无成就。

    老实说,我这人不太聪明,倒是从来不缺稻盛和夫先生口中所说的“傻劲”。我可以在大家一条条列举献血的好处和坏处时,就头脑一热混在男生堆里把血给献了;我可以在大家权衡是去银行工作还是当公务员的毕业时分吐槽说“这些都没意思”,然后独自报名前往世界上最有意思的地方做半年的交流生,挖掘自己的潜能;有一天我又突然记起小时候想当医生的志向,于是在这个强烈的愿望再度消失之前,我来到了拜尔。即使我不是医学专业毕业的,恐怕无法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医生,即使只是前台的头衔,我依然可以接触到我想学的知识,可以为我想效劳的领域尽心尽责。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喜欢我这种人,觉得我们幼稚,觉得我们不切实际,认为这是在游戏人生,是在亵渎那些为生存拼死拼活的人。其实我一直都想要问一句,妥协于生存规则的人,和为自己梦想奋斗的人,到底是谁在逃避现实?是谁在浪费宝贵的生命?当然,我也无法肯定这种态度是100%可取的,任何一种极端都是危险的,只不过我们明明还年轻,如果不去经历、不去拼搏,如何能磨练成为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

    稻盛和夫形容现在是乱世,这是一个有趣的形容。乱世,并非指战乱,而是指思绪的茫然。现当代,科技发展到史无前例的阶段,物质前所未有的丰富,但是我们并不一定比过去更加快乐。对我来说,我的快乐来源于自由、梦想和希望,来源于坚信自己能实现每一个小愿望的信念,来源于每分每秒都能感到自己有力的心跳,证明我依然有能力竭尽全力、真挚、认真地活着。我不是苹果的死忠,但我非常欣赏那个桀骜不羁的史蒂夫·乔布斯的观点,他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我前面说过,我这人不太聪明,只要是自己觉得不做会后悔的事情,我就会“一生懸命”地去完成。今天我站在这里,只是想感谢拜尔给我实现梦想的机会,让我这个超级门外汉也能用不同的方式为医疗事业做一些小小的贡献,让我平凡的小人生多了一份异于常人、不可一世的资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