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世界最大的苗寨--黔南西江苗寨

(2010-09-17 19:27:43)
标签:

转载

    2009年10月。贵州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被中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认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


http://s16/middle/5e454fd7h73fc926953cf&690
     西江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


http://s6/middle/5e454fd7h73fc931cb1d5&690
   雷山县西江苗寨,寨子里有可以住宿的苗家小店与饭馆。


http://s9/middle/5e454fd7h87ddca9ed4b8&690
   盛装靓丽的苗族少女!她们头上的银冠耀眼夺目!


http://s4/middle/5e454fd7h87ddd49f8643&690
   雷山苗族银饰以其 鲜明的特色在中国苗族银饰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最有影响的银饰制作村是雷山县大沟乡控拜,该村是中国苗乡闻名的银匠村。控拜几乎全村男人都掌握银饰 制作技术,沿袭了若干代人。


http://s8/middle/5e454fd7h73fc9718f3c7&690
   这里的银饰艺人除 了满足本县的需要外,还走南闯北,云游四乡以银饰手艺为生。远在榕江乃至黔南的一些边远县份,还可以寻到这里银饰艺人的踪迹。


http://s4/middle/5e454fd7h73fc97e0a553&690
   苗族村寨,多建于避风暖和的山环水绕之处,民间称为“鱼住滩,人住湾”。苗族民居力求坐向一致,民俗认为,如若不然,冲撞众人,于己不利。


http://s2/middle/5e454fd7h73fc98ac66a1&690
   据说西江苗族是蚩 尤第三个儿子的后裔。西江苗族迁徙西江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体系。


http://s3/middle/5e454fd7h87de00618762&690
   由于西江的苗寨长期处 于政府管制之外的状况,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统治者欲同化也鞭长莫及。


http://s4/middle/5e454fd7h87de2a31f343&690
   不过,近几十年的经济浪潮也席卷到了这个千年的角落,同化的范畴也已超出了汉文化的概念!


http://s6/middle/5e454fd7h87de39e2bf25&690
   不过,相对原始的生活场景还是随处可见!


http://s2/middle/5e454fd7h87de41d0cab1&690
   风味小吃还是用传统的加工方法来制作!


http://s7/middle/5e454fd7h73fca15a1456&690
   屋檐下悬吊的玉米,色彩和谐。


http://s8/middle/5e454fd7h87de56771d27&690



http://s6/middle/5e454fd7h87de58fd3485&690



http://s5/middle/5e454fd7h87de7c6c9294&690
   苗族村寨一般都是在靠山近水的坡地,或者河谷旷野之中,组成一个个的村落,周围有层层梯田和山林。通常都是同一个家族、同一种服饰的人家聚居在一起;同宗兄弟住在一个近邻的几个村寨,单家独户的现象是很少见的。


http://s11/middle/5e454fd7h73fca6dc181a&690
   每个自然村少则几十户,多则几百上千户。村寨都有供男人休息聊天的场地,周围都习惯种有枫树、柏树等,任何人都不得随意 砍伐村前村后的风景树。


http://s5/middle/5e454fd7h73fca9569cd4&690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的民族民居建筑。由于苗区山区多,平地较少,故人们只能靠山坡修建房屋,即吊脚楼!


http://s7/middle/5e454fd7h87dea8981b56&690
   吊脚楼房基分上下两 层,房屋朝外的一面是吊脚。这种吊脚楼均为三层楼。楼下底层一般作牛栏、猪圈,或者存放柴火等杂物;中层住人,开间与平房相同,在大门前多了一个较宽的走 廊,走廓的外沿有供人坐的木板和数十根弯曲的木条栏干,这是姑娘绣花织布或者家人劳动之余乘凉和休息的地方。


http://s8/middle/5e454fd7h87debde94247&690
   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


http://s11/middle/5e454fd7h87dec666b89a&690
   在吊脚楼二楼宽敞明亮的走廊上,安装苗语叫做“豆安息”或“阶息”的美人靠,它既是家人休息纳凉场所,又是接待宾 客的地方,还是村姑、农妇的开放式 “梳妆台”、“绣花房”。美人靠楼下是通道,每当行人过此,不论认识与否,楼上楼下,总要打个招呼,遇到生人还格外热情,这是苗家的规矩。如因地势所限, 房子坐向不当道,便将美人靠安装在当道一侧,以便交流。


http://s15/middle/5e454fd7h87ded209495e&690
   特色廊桥!


http://s7/middle/5e454fd7h87ded8b69aa6&690



http://s16/middle/5e454fd7h87dede513cdf&690
  


http://s11/middle/5e454fd7h87deeb74394a&690
   工艺品店的苗族店员。


http://s4/middle/5e454fd7h73fcb1a0baf3&690
   朴实的苗寨母女。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