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应该就是教育——由一则微博想到的

(2012-01-17 17:58:32)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随笔

教育应该就是教育

——由一则微博想到的

安徽芜湖 庄华涛

不经意间读到某“著名教育学者的一条微博:中国教育界真正懂教育的人并不多。因为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深入内心的精神能量,这种能量,书上未必能读到,或者根本就读不到。它是来自远古的文化密码,只传递给真心做教育的人,而对于只研究理论的教育学者,是如此吝啬。教育,是心灵深处的学问。

初读感觉眩晕——确实很玄奥,不是一般人所能读懂的。但最前面有一句读懂了,那就是“中国教育界真正懂教育的人并不多”。无端地推测,想来这位学者也就是那“不多”中的一员了。既然是真正懂教育的,那么阐述起“教育”来,应该是深入浅出,令人信服吧。但可惜,读完却越来越迷惘——教育怎么越来越玄乎?

剥开其间层层的面纱,发现其中最具卖点的无外乎第一句:中国教育界真正懂教育的人并不多。就这一句了得,他严严地封住了一切可能性。说听不懂?你就不懂教育。说玄乎?你就不懂教育。说命题大?你就不懂教育……总之,只要对此有不同意见,皆可谓不懂教育。这招厉害!估计比“屠龙刀”还厉害,何况咱只是一条虫呢(不对,可能比作阿Q口中的那“虫豸”还太高了,有时就是那一两块土坷垃吧)。

不过,不管自己是个啥,还是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如果说这位学者的比拟很妙,语言很深刻,也许个人水平有限,总读不出妙处何在。从个人角度去看,优美比不上“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简炼比不上“传道,授业,解惑。”实在比不上“教育就是要立人。”奇特比不上 “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清新比不上“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严谨比不上“教育是由个体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视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碟曲意迎合或违心曲从。”哲理比不上“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 

如果非得说有一条可以超出所有这些的地方,大概就只有玄乎了。

再细读这位学者的文字,终于发现其所阐述的“内心的精神能量”“远古的文化密码”,说到底只不过指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及人格魅力而已。只是不能平的,为什么说的这么玄奥难解?

不由想到朋友说的一个小故事:当问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加一等于几时,他会自豪的告诉你,然后会很自豪地说:我聪明吧。当问小学生时,他会很不屑的说这谁不知道,二!当问高中生,他会很愤怒地说:你当我弱智吗?但如果问一个大学教授,他会遥望苍茫的远方,然后深沉地说:“这个问题涉及到哲学,心理学,语义学等许多复杂的课题,还是搞一个课题吧。”

甚而还需要对课题的“成果”再进行所谓的解读,衍生出更多的东西,又会增加几个课题进一步“解读”。一个简单的东西,终于成功地在有些人的手里复杂化了。最终,剥开一看,其实只不过是一场文字游戏罢了。

就是这样的文字游戏,一遍遍地演化成太多重复的、似是而非的东西,看似丰富了教育理论,实则只不过将简单的变成复杂的而已。

因而,个人认为,教育应该就是教育,不要将其过度复杂化然后再回过头来过度进行解读,那样,失落的反而是教育自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