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良知”是一切道德、政策、法律的基石,更是教育的必修课

(2024-05-18 12:18:43)

“良知”是一切道德、政策、法律的基石,更是教育的必修课

李铃

2024518

今天早上看了一个关于100多年前来中国传教的福马利博士的视频(我已经在微信朋友圈和有关群转发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想当年,福马利博士来中国传教,在猪圈上(因条件太差,没有资金)给中国建起了第一个女子医院,并治好了不少中国贫民的疾病。可在后来的革命运动中,就因为信仰的不同,她被捆绑并要被砍头,而施暴者中就有不少她曾救治过的病人!

这一场面又在“反右”、“文革”出现了:不少父母、老师、恩人成了当初受惠者的专政对象、举报对象和打击对象!

残酷的暴力场面易辨,但熟视无睹普遍存在的是披上了“合法”外衣的场面:中国农民对中国近代发展作的贡献和牺牲最大,但并没有到就有的回报:

当年的革命烈士中,他们是主要成员(正如陈毅所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来的);1949年至1979年的三十年间,为了支援中国的经济建设,实行“工农剪刀差政策”,即牺牲农村以保城市,牺牲农民以保市民,牺牲农业以保工业。就连195919601961年大饥荒,饿死的几千万人也基本上是农民。

1980年以来,在城市建设中,又有一个上亿人的群体,他们是“农民工”。他们为中国城市、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了青春、贡献了下一代,但他们现在老了,他们已经“回”不了老家:土地被流转了,老宅子被“土地整理”了;而城市也不是他们所能“待”得了的:因为没有户口、没有医保!

   什么是“良知”?圣人王阳明(中国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和半圣人曾国藩)的四句教中说:“知善知恶是良知”,其四句教的目的就是“致良知”,可见他配得上称“圣人”,因为他在500前就看到了中国人性、中国文化的欠缺,从而创立“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学。

    如果国人具足良知,就不会有现在那么多的不公、冤假错案、诈骗、谎言、安全事故、假冒伪劣毒产品、学校霸凌、恶性案件、腐败、官民矛盾、医患矛盾。

    如何具足良知,方法很多,最简单的办法:换位思考不如换位工作,换位工作不如换位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经典之龙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