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王羲之

(2012-02-17 16:59:41)
标签:

精神的探索

杂谈

分类: 话说精神

“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王羲之

“人木三分”是一个与王羲之有关的成语: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王羲之,生于公元303年,卒于公元361年,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邪监沂(今山东临沂),后迁会稽,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少从叔父,后又从卫夫人学书法,得见汉魏以来诸名家书法,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兼善隶、草、正、行各体,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

王羲之的楷书以《黄庭经》、《乐毅论》为最;行书以《兰亭序》为最;草书以《快雪时晴贴》、《初目帖》等为最。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位文人在绍兴兰亭河边“修契”(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作完了诗,大家把诗搜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该贴殉葬于昭陵。现今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今人所见,皆为《兰亭序》临摹本。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被后人称为书圣。

王羲之在论写字时就一个点的笔画,经写了一篇文,其中说到:

“夫着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衙,或如蹲鸱,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尖如鼠屎。如斯之类,各禀其仪。”(《说点章》王羲之著)

他的书法时很注意审美情趣,曾说到:

“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秆,或下细若针芒;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不宜伤密,密则似屙瘵缠身;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膜。”(《节制章》王羲之著)

王羲之还在《健壮章》一文中写到:

“行中廓落,如勇士伸钩,方刚对敌,麒麟斗角,虎凑龙牙,筋节拿拳,勇身精健,放法如此,书进有功也。牵引深妙,皎在目前,发动精神,提撕志意,()光剔精思,秘不可传。”(《健壮章》王羲之著)

看来王羲之书写时用“意”是十分注重的,竟注重到“秘不可传”的地步。字既有洒脱漂亮的外在风貌,“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又有富赡的内心世界。在他的心胸中涤除尘虑,接纳自然万物之美,去发现宇宙的深奥精微,印证到书艺上。

如刘勰所述:

“寂然拧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刘勰)

王羲之就是这样剖示书法的哲学思辨。书论深入至“道”、“气”、“阴阳”等中国哲学范畴,书法思辨也用这些范畴运思而至玄妙,他说道:

“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 (《记白云先生书诀》王羲之)

这颇与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的《九势》所言相呼应,《九势》中写到: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九势》蔡邕著)

王羲之的书论富于哲理思辨,唐代张怀耿曾指出这一点:

“剖析张公之草,而浓纤折衷,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之隶,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至研精体势,则无所不工。”(《书断》张怀耿著)

在那汉末魏晋六朝政治混乱,社会痛苦的时代,能静下心来,苦心钻研,才有了如顾恺之的画、戴奎的雕塑、云冈的造像南朝的寺院和王羲之的字,光芒万丈,空前绝后,辉煌至今。

王羲之在写字时,用心极深,他总结过自己的精神活动,并细致到个别的字上面去,他写道:

“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攲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攲,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为点必收,贵紧而重;为画必勒,贵涩而迟;为撇必掠,贵险而劲;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为环必郁,贵蹙锋而总转。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侧不得平其笔;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行;努不宜直,直则失力;趯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策须仰策而收;掠须笔锋左出而利;啄须卧笔而疾掩;磔须战笔发外,得意徐乃出之;夫点要作棱角,忌于圆平,贵于通变。合策处策,‘年’字是也;合勒处勒,‘士’字是也;凡横画并仰上覆收,‘土’字是也;三须解磔,上平、中仰、下覆,‘春’、‘主’字是也。凡三画悉用之;合掠即掠,‘户’字是也;‘口’乃‘形’、‘影’字右边,不可一向为之,须背下撇之;‘艾’须上磔扭锋,下磔放出,不可双出;‘多’字四撇,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巧在乎躏砾,则古秀而意深;拙在乎轻浮,则薄俗而直置。采摭箐葩,芟剃芜秽,庶近乎翰墨。脱专执自贤,缺于师授,则众病蜂起,衡鉴徒悬于暗矣。”(《笔法诀》王羲之著)

 

 

http://s8/bmiddle/5e22aa90gb92536d40cf7&690王羲之画像

http://s3/bmiddle/5e22aa90gb92538ca6522&690王羲之书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