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命药"短缺警示录:让百姓吃上价廉管用的"实惠药"

(2011-09-18 19:39:59)
标签:

北京

硫酸鱼精蛋白

国家基本药物

板蓝根颗粒

头孢三嗪

卫生室

医疗机构

分类: 新医改
 

(医改在基层·新华时评)让百姓吃上价廉管用的“实惠药”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9/18/131145275_91n.jpg

    这是北京一家医院使用的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9月15日摄)。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在用的“鱼精蛋白”,算得上心脏病手术最普通的常用药。然而,近期这种一支售价10余元的药突然“缺货”,导致部分医院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停滞”。 新华社记者 李文 摄

    新华网北京9月18日电(记者胡浩、周婷玉)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必用关键药“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缺货、全国多地心脏手术受到影响引起广泛关注。尽管有关药企在相关部门协调下答应正常生产,但这次风波引发的社会心理冲击并未平息,与此相关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2009年的新医改方案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图通过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等系列举措解决药价虚高问题,保证老百姓有药可用、用得起药。基本药物制度推行以来,在给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一个新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一些有效价廉的常用药悄然消失,同样功效的“新药”却不断出现、身价倍增,让百姓既不满,也无奈。

    导致这种现象频频出现,有药企间恶性竞争的因素,更有基本药物制度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基本药物供货过程中,一些药企采用低价策略中标后,发现利润空间有限甚至赔钱就不愿生产。曾有人核算,板蓝根颗粒的原辅料成本为每包3.7元,而某品牌的板蓝根颗粒中标价仅为1.4元。

    为提高利润,部分药企和药商将基本药物改头换面,通过改剂型、换包装、调规格等手段,让限价药转换身份高价重回市场。如市面上的罗红霉素就有40多个名字,头孢三嗪有30来个,抗菌药氧氟沙星更达50多个。

    由此看来,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如果简单限价,往往使之“中标即死”;而只有在限价之外,辅之以配套措施,才能让百姓吃上价廉管用的“实惠药”。

    具体地说,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科学估算药物成本、利润空间,合理确定基本药物招标价格,根据市场变化让基本药物招标价适当“动”起来,完善基本药物“退出机制”,对中标后无货供应的企业,也要加大处罚力度。

    此外,提高仿制药和改剂型药的审批门槛,也是挤压暴利空间的必要举措。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等文件规定精神,从严审批改剂型药物,杜绝药企以新瓶装旧药逃避监管、谋取暴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