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欲破“以药养医”机制 祭法宝击“五怪”
(2009-02-28 18:42:41)
标签:
药品采购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杨平福建省春运章子怡阿娇杂谈 |
分类: 新医改 |
记者昨日从福建省卫生厅得到证实,该厅厅长杨平在日前厦门召开的全省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会议上宣布全省推广厦门网上交易经验,指出此举将打破医疗机构长期形成的“以药养医”机制。 祭法宝击“五怪” 记者了解到,厦门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全市中标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25%,金额达5亿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覆盖全市98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而从2002年3月开始,福建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连续开展了四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价格比医院单独采购平均下降了36%,零售价平均降幅达30%。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采购成本平均下降了20%。 但在杨平看来,招标只是医院药品采购方式的一种改革,还不能解决药品流通中的一切问题,而电子商务正是解决难题的法宝。 “医疗机构长期形成的‘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和分散采购药品的管理模式,为药品市场的恶性竞争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传统的医院药品采购中存在着透明度不高,搞暗箱操作,有的甚至搞权钱交易等问题。”杨平说。 他指出,实行药品采购电子商务,医院要买什么药品,是否是中标药品,是哪个厂家生产的,由哪个企业配送,按什么价格买,买了多少,医生使用情况等一目了然,医院药品采购由人与人对话转变为“人机对话”,缩减中间环节,从而降低药品采购的人为成本和流通成本,减少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 医院观望质疑多 药品电子商务是以电子平台运营商为桥梁,建立医药生产企业——物流公司——医院(药房、药库)——银行直接联系的模式,实现药品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三流”完全统一。 根据杨平的设想,将来医院通过药品采购电子商务平台,药剂科原来需要几天操作的采购量,可缩短到1~2个小时完成。而医院门诊和病区药房可直接进行实时采购,实现药品的零库存。取消了药品仓库和药品采购员、仓管员,节省了人力,又能减少市场风险,减轻药品流动资金的压力,还可以杜绝库存药品的变质等,增加经济效益。 但在福州市第一医院,这一说法遭到了有关部门的质疑。 “零库存是不现实的,完全依赖所谓的药品配送中心,万一夜间手术怎么办?配送中心能做到24小时不间断及时配送吗?”一位药剂科负责人说,即便是已经推行电子商务的厦门市第一医院,也还存在周转库和其他两个药库。至于节约人工,这位负责人说,该院相关员工不能再精简了。 “改革对限制采购员的自由度当然有好处。可以减少药库面积,但无法零库存。”福建省协和医院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希望厅里先在一家省属医院做个示范。他担心的也是配药不及时。 这位负责人表示,还未与海虹公司接洽,下一步怎么走,要看厅里的具体安排。 福建省卫生厅一位官员认为,由于改革涉及人员裁减和切断医院和药企双方的直接联系,“阻力将直接来自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