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唠叨唐僧口头禅征文 |
铁甲曾经写过一篇作文《我的唠叨老妈》,今晚写这篇博文的时候,我翻遍了他的书包也没有找到那个作文本,大概是交到老师那里了。
其实每个女人都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爱叨叨的俗气的女人,这些事情在夫妻生活中,只要双方注意点,是不会出现的,但是遇到了上学的孩子就像是星星之火落在了干草堆里,不知不觉的自己就把自己发展成了唠叨女人。
在我自己的记忆中,我自己的父母还真的没有怎么太唠叨我,他们最多的就是嘱咐:天气太冷,今天把这件毛衣加上!在学校里多吃点,要吃点好的啊!……诸如此类的话,我觉得这些温暖的嘱咐和唠叨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字典里对于唠叨的解释是:指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地说。
自从儿子上了小学,多了一份对孩子的监督和责任,一二年级的时候还小,早上起床,把他从床上拉起来,找好衣服,他自己很爽快的就穿上了,根本不用说什么,可是到了三年级这个冬季,情况就不同了,早上闹铃响了还不算完,还要对着耳朵喊:“儿子,快点起床了,再不起床迟到了!”这个时候小朋友才会不情不愿的起来。
对于儿子,有一件事情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一直都没有间断的说,真的是能够称得上是唠叨了,就是他穿鞋特慢,不论是什么鞋,都非常慢。弄的我很恼火。每次要上学的时候,我都收拾好了,就是拿着钱包和钥匙站在那儿看他穿鞋,这个时候我总会在一边催促:“佳鑫,你能不能快点,快点快点!不快点我一个人走了啊!”这个快点,不快点我一个人走了啊,三年来我也不知道说了多少了,真的能够称得上是经典唠叨词汇了,想想自己也就是在糊弄小孩子,本来就是送他上学的,他不走,我自己一个人走哪儿去啊,可是这句话每次着急的时候我总还是要说出来的,哈哈!
我们小的时候不喜欢父母的唠叨,想想现在,孩子也必然是不喜欢我们的唠叨。我们总是喜欢以爱的名义去解释一切事情,对待孩子的唠叨也冠上了爱的前提,不过过分的唠叨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的,过分的唠叨不只是令人心烦,它还可能带来其他不良的后果。单一刺激施加得过多、过强,作用时间过久,就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耐烦甚至反抗,这种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过分唠叨使得被唠叨的对象产生烦躁的情绪,使他们感觉自己不被信任,从而恶化了和孩子的情感关系,造成紧张和敌意。
所以适度的嘱咐是合适的爱,过度的唠叨做的是无用功,爱你的孩子,就少唠叨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