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流真的悄悄来了吗

(2009-11-16 06:10:35)
标签:

流感

学校放假

应对

二年级

育儿

分类: 生活保健

     周五的早上,喊铁甲起床的时候,他还睡眼朦胧的问我:妈妈,今天星期几啊。当我说今天是星期五的时候,这个臭小子一下子从床上蹦了起来:耶……,今天好好的上学,明天就可以在家休息两天了!

 

     七点十五分把他送去了学校,八点五十五分接到老师的电话,内容是:学校接上级的通知,放假九天。我的第一个意识:他们学校有甲流病例了!在电话里问老师是不是有甲流病例了。老师含糊的说: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上级通知放假!

 

     老师的回答更是坚定了我的想法,否则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放假呢!老师的含糊其辞的回答也是为了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吧!收拾了一下,赶快的奔去学校!

 

     教学楼的下面放着一块黑板,写着:放假到23日,如果有哪一位同学感冒发烧,请马上通知本班的班主任。

 

     总是认为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城市里怎么会有甲流呢,就像以前流行的手足口病,我们这里就没有孩子得过。但是现在看到学校如临大敌的放了九天假,我自己的心也不免有些沉重起来。

 

     进到铁甲的教室里,两个主课老师一个在打电话,一个被家长围着,我也无心去凑那份热闹:问不问都是甲流放假!黑板上有老师写的预防甲流的中药中药小验方:藿香6g、苏叶6g、银花10g、生山楂10g。据说这个药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

 

    在路上铁甲还告诉我,老师说放假后在家里要积极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不要到人流聚集的地方去!

 

                 甲流真的悄悄来了吗

   这是铁甲学校发的甲流校本教材,铁甲真的在家一字一句的读,看了校方对于甲流的宣传还是挺到位的!
              
             甲流真的悄悄来了吗
                           图片是晚上匆忙拍的,有些反光了
              

    这两天在家里每天都会收到学校的短信:XXX的家长,若您的孩子在假期间出现发烧38°以上的请麻烦与老师联系,希望等到您的配合!

 

    回来后马上在网上查了一下儿童怎样预防甲流的方法,感觉这一篇是最全的,转来给大家参考一下:

    1、起居预防

  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保持心态平衡,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2、饮食预防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薄荷梨粥:薄荷3g、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3、药物预防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方:藿香6g、苏叶6g、银花10g、生山楂10g。功能:清热消滞。适应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预防感冒的中药一般服用3至5天。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漱饮方:金银花3g、大青叶3g、薄荷3g、生甘草3g。用法:开水浸泡后含漱或代茶饮,以上为一日用量,可连用7天。一服药一次泡水要加水适量可分多次饮用,可根据需要加入蜂蜜、冰糖、柠檬汁,但糖尿病人不要加。

  4、洗手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6步洗手法:第1步,五指并拢、掌心擦掌心;第2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第3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第4步,两手互握,互擦指背;第5步,拇指在掌中旋转;第6步,指尖摩擦掌心。据介绍,按六步洗手法洗手40秒或以上,可完全清除手上污染的暂居菌群。

  5、按摩预防

  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学校秋季预防甲流方案,其中有自我按摩法:首先双手对掌,迅速搓动,搓至双手有发热感,然后擦面颊、揉迎香穴、摩颈部、点揉风池穴、推揉大椎穴、点按足三里穴、摩胸腹等。

  6、运动预防

  秋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调心养肝,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秋季昼夜温差大,适当运动有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