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2009-10-10 06:39:43)
标签:

家长

攀比

拔苗助长

动力

快乐童年

育儿

分类: 我看育儿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自从那句“别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语出现,我们的孩子便被钉上了要奋勇争先、不能输给别人的标签。其实向前看、向上看,本也无可厚非,我们的国家自古崇尚的就是见贤思齐、谦虚谨慎的教育理论。

 

    在我们具体的家庭教育过程中,作为父母的我们往往做不到很理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过于迫切,或者说未能很好的估计孩子的能力、未能很好的理解孩子的心理,一厢情愿的按照“高标准”去“严要求”自己的孩子,顶着见贤思齐的名号教育孩子,得到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让孩子的逆反心理得以完全释放,跟父母对着干!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父亲是一个标准的“见贤思齐”的家长。不论我读几年级,他老人家总能在我的同学朋友圈里,他的同学朋友圈的孩子里,给我找出参照物,让我向人家看齐。总能一桩桩一件件的罗列出别人孩子的N多优点,自己孩子的N多不是,得出结论是:你看人家XXX做的多么多么好,你就不能像人家一样吗!

 

     小的时候每当父亲这样讲的时候,我第一个反映是:你看他好,你去要他做孩子好了!这句话曾经被我拿了顶回给父亲无数遍。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克林顿48岁当选美国总统,那年我父亲也是48岁。好像父亲又在说谁谁多么多么的优秀,我给父亲的回答是:人家克林顿48岁都当总统了,你也当一个给我们看看,以后叫我向谁学都行。把父亲气的当场无语。

 

     稍微大一点懂事了,我就不犟嘴了,而是用我自己的方法来回敬父亲大人:偏偏不按你说的去做,让我向谁学习我就和谁绝交,不和他来往,不许他再来我家!

 

     那时,这个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即使到了今天的我也不能理解父亲的做法,不能赞同父亲的做法。据我所知,那个时代,这种做法的父母亲不在少数。这些事情的印象我至今深刻。

 

     其实在这种攀比的交锋中,孩子和家长的心里都已经失衡了。家长一味的要求孩子向别人看齐,而孩子的心理要么会很不服气,要么以后会很自卑。

 

     现在我也做了家长,成为一个调皮小子妈妈。

     严格来说我的孩子不能说是一个优秀的的孩子,至少目前暂时还不是。看到家长群里的孩子们优秀的作文,流畅的图画,住宅楼上的孩子的一张张的奖状,大队长小队长的,我的心里不是没着急过,也曾矛盾过动摇过。可是最终理智还是占了上峰。

 

    1、因为我有小时候父亲拿我做比较的切身体会,所以我不想把我的经历复制到孩子的童年生活里,让他在以后的生活里像我一样对这段经历一直愤愤不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或幸福或快乐,有大部分的因素掌握在父母亲的手中。一直生活在别人阴影下的孩子过的不是自己的童年生活。

 

    2、我的孩子本来就早上学一年,已经是拔苗助长了,再给他增加压力,做一些提前量,让他按照别人的标准去做,只怕没有提前反而成为无用功了。教育无定例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别人孩子的优秀只能是欣赏一下,祝贺一下,赞叹一下,自己孩子的前进目标还需要作父母的我们理智的制定,而不是不顾孩子的自身条件盲目的随众。

 

     我给铁甲制定的目标都是很小的,他不用努力或者是稍微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比如今天要背下哪一篇课文,要会写哪一些生字,要算出哪一些题目,他完成后再给一点口头表扬。孩子心里美美的,下一个小目标他会更积极的去实现。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但是大的目标孩子也不是没有,6、7岁的孩子的思维最能天马行空,他们的思维是不稳定的,是跳跃性的。今天的梦想是外星人,明天的梦想就是做一只小猫咪了。

 

     有的人会说,是不是我们的思维只呆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真的就没有其他的可比目标了。那当然不是了。传统的见贤思齐的思想是不能丢掉的,也不可能丢掉,只是需要我们顺应孩子的想法,稍微变通而已。

 

     我曾问过铁甲他在班级里最佩服的同学是哪一个。铁甲的回答是:最佩服班长。因为他学习好,每次都考一百分,还能管理全班同学。--既然是他佩服的人,让他以后要向班长学习,铁甲也很乐意的接受了。如果我茫然的找一个铁甲不认识的孩子或者是和铁甲有矛盾、不服气的孩子,对铁甲大讲特讲那个孩子的优点,让铁甲向他学习,任凭那个孩子再优秀,我的得到的结果只能是招来铁甲的反感,甚至我在他心里会变成一个罗嗦的妈妈。

 

     所以说,如果给孩子找目标找动力,要找一个能让他信服的目标,这样才能成为动力。

 

     或许,家长们一致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心目中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某一方面的优点,那我们就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家庭环境,确立自己的家庭教育原则,而不要盲目的去攀比。

 

     让我们的孩子真正的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童年,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生!

 

 

 

       您好!我是少儿博客管理员。欢迎加入新浪少儿官方博客圈,这里有新浪少儿博客管理员,您的文章会择优向亲子编辑推荐,将有机会在新浪少儿博客首页及少儿首页得到展示。现诚邀各位家长共同探讨与交流育儿经验.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