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适度的惩罚孩子是必要的

(2009-07-21 19:07:02)
标签:

打孩子

惩罚

拍砖

专家

媒体

家规

宪法

育儿

分类: 我看育儿

   

     前几个月已经写过一篇你的孩子挨过打吗?,引得大家讨论纷纷。这几天,看过几篇打孩子的博文,又心痒手痒,忍不住再写一篇吧!

     大家讨论激烈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打了孩子,会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给孩子今后发展形成障碍?

     孩子将来发展怎样,我们现在当然看不见。但是我们自己走过的路总是熟悉的吧。

     我小时候挨过我妈妈一次打(叫惩罚更确切一些),大约7岁吧。时间太久了,原因我记不得了,过程很清楚。

     我妈妈先是用笤帚疙瘩打了我一顿屁股,问我以后还敢不敢了,让我说不敢了,我站在门槛上哇哇大哭,不说。我妈又拿了一根红色的细毛线,吓唬我,问我说不说,不说就用那根线勒死我,我还是不理她,哭自己的。可能真把我妈气疯了,她又拿了菜刀出来,放在我脖子上(我现在估计是用刀背对着我,不可能是刀锋,这是自己做母亲后的想法),我至死不屈,宁死不说那个“不敢了”,妈妈终于没招了,从此她管教我,再也不逼着我说不敢了。

     我要说的是虽然我妈妈用了这种极端的方法,但这丝毫不会阻挡我感受妈妈的爱,也丝毫没有在我心底留下任何的阴影。我仍然爱我父母,爱我兄弟姐妹,爱我丈夫儿子,爱我的国家。我仍然阳光、宽容,不偏激、不刻薄。

     我不是一定要拍那些专家的砖。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对孩子也要有一定的条条框框,无规矩不成方圆,当我的孩子在家都不遵守家里的既定条款,又怎么能指望他在外自觉的遵守国家宪法。

     现在提倡阳光教育、鼓励教育,试问那位父母不想能和风细雨的把孩子培养成材,但是孩子的有些行为,是需要雷霆风暴才可以成长。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

     当然我们不会用上一代的极端做法来教育下一代,但是适度的惩罚还是必须的。在甜言蜜语用完,苦口婆心无效的情况下,在他(她)的小屁屁上来那么三、五几下,他(她)会立刻在条框里做好自己的事情,反省自己的错误。

 

                              适度的惩罚孩子是必要的

 

 

     有的人会说人家外国人不打孩子,下面是我和博友来来宝儿妈妈的互掐,她生活在加拿大:

      来宝妈(yicong_wzdsu):我们生活在加拿大。不能打孩子。事实上也不许打,不敢打。我的加拿大朋友有的问过我,听说中国人打孩子,是真的么?我回答是,看到的是无一例外的吃惊表情。有的很夸张。我有时侯很困惑,人家加拿大人是真的不打孩子,全民不打(极少数例外肯定存在)。可是人家小孩子的教育这么好。远远比我们好。我婆婆我妈妈来过以后都对此印象深刻,十分佩服。我妈妈做了一辈子小学老师,对于这个孩子中加教育的问题真是感叹良多。我小时候很调皮,打大的。我记得每次挨打,心里其实都不服气,大概我属于性格很强的人。总之我挨打了也不反省自己,反而更学会了阳奉阴违。这么多次挨打,到底也没打服我。当然别的小孩可能不是这样的。

      博主回复:看看吧你能出国,说明你父母对你的教育方法还是基本成功的。再说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特性,有各个国家的国情。就象四川地震,中国出动10万大兵。外国不是也评论:没想到中国的解放军还有这种功能。这说明在外国是不可能的事情。

     来宝妈有时候我也想,打孩子的真正原因是大人要强迫孩子服从大人的意志,当然表面的原因往往是孩子不对。或者是生活已经十分疲累,孩子的不听话(就是不服从大人的意志)和胡闹让家长情绪失控。打了之后出现3种情况:1. 死不屈服(这样会吃更多眼前苦,直至屈服,对孩子的心身皆弊大于利),2 暂时表面屈服,以后阳奉阴违,撒谎,慢慢就学会见风使舵,避害趋利(绝大多数孩子这么做,他们终将将成为今天的我们,好消息是也说明孩子不笨),3 彻底屈服(其实这个不太好,孩子性格懦弱,长大以后让父母操心极了,所谓小利大弊)。孩子胡闹任性,就应该打么。我们大人也经常胡闹任性的。另外,打孩子会不会说明我们无能,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搞不定了,情绪失控了)

    博主回复:中国的家长教育是配合中国的传统教育,5000年的教育的传承,想摈弃,是不可能一朝一夕的。外国人说到底的重点是不敢打,他们怕那个什么什么社会福利署之类的机构找上门,不是不想打。昨天报道爱尔兰的基督教组织虐童、奸童,一大批,我看了非常气愤,这些洋鬼子说的漂亮,做的暗。再说今天的中国还有几人打孩子是往死里打,那些出国深造的那个不是精英?

 

    只复转这些,因为太多了,恐怕博友不耐烦看下去,感兴趣可以去您的孩子挨过打吗?里翻看。之后我查了一下,在加国,如果孩子告发,父母有可能会失去抚养权的!

 

    看过一些文章,动不动就以爱的名义要挟父母,惩罚孩子伤害心灵、留下阴影,如果我们的孩子是如此的脆弱,我们还怎么指望他造福社会,建设祖国,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赡养父母?怎样去爱已经成为现今父母永远弄不懂的谜!古有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今有专家媒体挟孩儿已令众父母!

 

                          适度的惩罚孩子是必要的

 

 

      我们自己要明白,也要让孩子明白,雷霆雨露皆是爱。

 

      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