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闻】震后旅游开发规划先行 切忌盲目
(2009-03-06 11:35:09)
标签:
旅游 |
地震带来旅游机遇
记者:这次参加全国“两会”,都准备了哪些方面的提案?
陈放:准备了一些涉农方面的,会前也准备了关于恢复“五一”长假,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将四川作为推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试点,以拉动内需、推动四川旅游业恢复重建的提案。
记者:建议将四川作为推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试点的提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陈放:四川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汶川地震虽然使四川旅游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但同时也带来难得的机遇,地震遗迹将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旅游业已作为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性产业,四川可以试点“国民旅游休闲计划”。
开发项目切忌盲目
记者:在你看来,四川震后旅游,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陈放:尽管发生了这场千年不遇的地震,但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四川很多知名的景点,如九寨沟、稻城、亚丁等地都未受到影响。地震主要对灾区尤其重灾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带来了影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地震资源国际少见,将带来发展地震旅游资源的机遇。
记者:如果地震灾区开展一日游、几日游,这种形式你怎么看待?
陈放:我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借鉴。不过,开发地震遗址旅游,首先最需要的是一个合理、科学的规划,规划必须全面,包括如何有序地发展、旅游的安全性,以及灾区本身所面临的压力,如生态环境、群众的社会压力等等,不能无序地开展旅游。
记者:具体来说,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陈放:合理、科学规划,并结合灾区发展的背景,以及灾区群众精神上的感受,要通过程序来论证,而不是想做就做。旅游项目最切忌盲目、无序、短见。
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记者:“五一”假期和地震一周年即将来临,这段期间你对灾区旅游有什么建议?
陈放:这次参会,很多外省代表委员们对灾区都很关心,很多人也希望在地震一周年左右到灾区去看看。当地政府可结合“五一”假期,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合理规划。但是,开发旅游项目,有好的经济效益不一定会有好的社会影响,一定要长远来看,将这两者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