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e1b4缆车钢缆瑞士首都伯尔尼 |
瑞士首都伯尔尼的市中心有一条公交缆车,两站之间只有50米距离。缆车有一节车厢,主要采用机械驱动,驱动车体的钢缆位于车厢的底部,只有一根钢缆,而同时有两辆对开却不“顶牛”,凸显了瑞士人的“机械”智慧。环保,廉价,节省空间,这条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缆车解决的不是长度而是高度的问题,大大方便了从低端河谷地区向高端车站地区的人们出行。
001。小小缆车成为当地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车厢里除了乘客没有司机,车体的运行是由站亭里的人来操控的。
002.车站位于伯尔尼火车站附近,和著名的商业区以及联邦国会大厦都很近。玻璃亭子车站的高端位于地平线上,往下一看却是陡峭的山路,往上看是巍峨的联邦议会大厦。
003.如果没有缆车,人们必须依靠徒步来上坡下岭。对于老人和提行李的人来说,这段路很费劲。
005.从最高处到最低处大约有6-7层楼高,爬坡挺吃力的。
006.小缆车受到了妇女儿童的喜欢,当地一位妇女对我说:“他很喜欢这个缆车,虽然行程短,却很实用。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的车厢都是经过更新的了”。车子里面只有对坐的两排椅子,中间的空间很大,一次总共能容下20人左右。
007.缆车虽小,却有不少的说道。车子总是对开的,两辆小车又总是在中间处汇合,驱动车体的只有一根钢缆,两个车子却不发生顶牛?带着兴趣,我观察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揭开了会车的秘密。中间一个“环岛”解决了两辆车“顶牛”的问题。瑞士人的“机械”智慧又一次得以施展。
008.对开在一条钢缆上的两个车体,会车时,形成肩并肩的局面。车子的动力不是汽油柴油,也不是电,而是靠机械传动的。高处的亭子里有一个主动轴带动钢缆上行,这样就带动了上山的缆车。下山的缆车是只需完成“从动”的下行就够了。当然,主动轴的驱动是靠电力完成的。
009.缆车是以机械驱动的,所以没有污染,没有异味,没有噪声。
010.上下的小车掩藏在丛林之中,不是当地人指点,很难发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