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2012-05-27 09:11:21)
标签:

zerrmatt

马特宏峰

瑞士旅游

在瑞士和意大利边界处有一个小城叫采尔马特,小城本地居民5,000人,外来人口15,000人。由于是著名的马特宏峰所在地,唯一的产业就是登山观光旅游。为了保护好环境,当地人非常歧视汽车,大街上见不到一辆汽车,取而代之的是满街的电瓶车。政府有规定,除非特殊的允许,一般人的汽车不得进入城里。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01。犄角形状的马特宏峰海拔4400多米,以其险峻吸引了无数的登山好手。一条清澈的小河贯穿全城,两边的道路就是主要的干道。街道上跑的不是奔驰宝马,而是无烟尘排放的电瓶车。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02.我们一下火车,就看到了迎接我们的电瓶车的van。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03.行李放在后面,一行6人挤在车厢内。我很好奇的拍着,司机有些好奇的看着我。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04.后来,走在街头才发现,这里看不到燃放汽油的汽车。街头近乎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电瓶车。虽说是以电瓶为动力的,可是各种车型也不少。拉人的,拉货的,施工的专用车等等。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05.小城与外界很隔离,没有优质的高速公路通往城内,进城的工具是火车。有的汽车想进城,也必须搭上火车才能进来。车临城下,没有特别许可,一律在趴在城外,不得进城。上山使用缆车,也很环保。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06.电瓶车对于年龄大一些的人来说并不陌生,至少是在70年代的时候,还能看到:大灯,有点头重脚轻的,跑起来有些“点头哈腰”的感觉,同时还发出“哼哼哼”的声音。不过,瑞士的电瓶车感觉还是不错的,功率比较大,车体也很结实。坐在上边和汽车没什么不一样,只是速度比较慢。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07.远处来了一个大BUS,心想这个应该是“汽车”吧。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08.车子转弯,仔细一瞧:BATTERIE-SKIBUS 电瓶登山车。是广告吗,反正在这台车上也没找到排气筒。其实,以电为动力的车一样可以跑得很快,很有劲,很给力。时速300公里的高铁不就是以电为动力的么,过去的有些老式“电瓶车”的观念应该改改了。瑞士人的做法很给人以启发。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09.拉人以外,拉货也不含糊,这台POST,就是专用的“邮政”车,将行李信函等送往火车站。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10.司机很娴熟的驾驶各种电瓶车,最绝的是“开倒车”,速度快的惊人。和正常前行的速度相差无几,因为道路很窄,转不过身来,所以这里经常看到在狭窄的老街里,疾行的“开倒车”。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11.施工运输材料的工程车,也是以电为动力的。轮子中间的大箱子不是汽油箱,而是大电瓶。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12.一尘不染的电瓶车像玩具一样行驶在空气清新的小城里。同行的导游讲:这台车要10万瑞士法郎,约合70万人民币。是一台普通小汽车价格的2-3倍,但是为了环保,人们都很认可。价格高主要是需求量比较少,单位成本下不来造成的。她本人每天就要坐一个半小时的火车来到小城上班,下班时又是一个半小时。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总共要4个小时。对啊,这个电瓶车是瑞士本国生产的。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13.的士,黄色的taxi。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14.24小时服务,电话呼叫。那天,我们一行6人早晨7店离开酒店赶往火车站,每人付了2个瑞郎,总共12瑞郎作为小费。实际上的价格估计也差不多是这样的。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15.警车也是电瓶车。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16.上山需要坐缆车。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17.在城外边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告示:汽车,自行车,摩托车没有特别许可不得进城。最高限速每小时20公里。街头上几乎不见汽车的影子,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拿到“特别通行证”呢--我问到同行的导游。“只有那些必须以汽车为出行工具的人士,如残疾人,高龄老人,公职人员等”。实际上,很多人可以拿到特别许可,但是人们习惯了方便的电瓶车,反而不需要汽车了。因为路太窄了,加上上坡下岭的,自行车也在限制之列。


一个汽车行不通的瑞士小城
018.蓝天白云真好,有大自然的恩赐,也有人们的造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