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5年前我第一次去了深圳

(2011-08-13 11:36:00)
标签:

深圳

大运会

沙头角

25年前的1986年,我第一次去了深圳。特区是名副其实的“特”,第一次办理了“特别通行证”,第一次打的士不停车,第一次在商场被人家拒收人民币。买回来一大包的“味精”和布料,在沙头角拍照被武警战士“活捉”。第一次傻乎乎的深圳之行,令我终生难忘。

25年前我第一次去了深圳

001。当年的“国贸”是地标,54层的高楼是全国的第一高,照个像留个纪念。

25年前我第一次去了深圳
002。从遥远的北方到南国的深圳实在不是容易的事,那时飞机票很难买,每天从北京到广州的航班不过一班,深圳还没有机场呢,无奈托人从“联合航空”买了“后门票”,飞机是“三叉戟”,转到佛山的“沙皮”机场,再搭汽车转到广州,从广州再转火车到了深圳。从东北老家到深圳,前后用了3天的时间。行前,还必须办好“通行证”否则,是不能进入“特区”的。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使用到了“边防证”。


25年前我第一次去了深圳
003。特区印象最深的是商场的“人民币专柜”,在“国商”里面收取的是港币或是“外汇券”,人民币是不能通用的,只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才有花“人民币”的柜台,所卖的货物上面落满了灰尘。图为当年很“抢手”的外汇券。


25年前我第一次去了深圳
004。初期的特区是由“工程兵”集体转业完成“基本建设”的,加之严格的“边防证”管理措施,街面上几乎见不到人影,卖菠萝,卖磁带,卖排挡的一律没有,很干净,很肃静。瞎转来到了“荔枝公园”,也是空无一人。从公园的湖面远望,照到了大高楼,“三棱锥”形状的“丽晶”,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也在那个楼里办公。当年绝对是“地标”。


25年前我第一次去了深圳
005。蛇口是必须要去的,图为蛇口的客运码头。


25年前我第一次去了深圳

006.蛇口港口几乎就没有人,人说这里只有香港人在周末才会来,平日里没有人。后面的高楼就是“招商局”的大楼,其实不过15层左右。对面的工地上就是有名的大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右边的游船是一个娱乐餐厅。


25年前我第一次去了深圳
007。特区打不到出租车,当地人特意叮嘱,一定要打写有“特区内行驶”字样的“黄色”的士,即便偶尔打到了车,司机问到“有港币”?没有港币,汽车加油就留了。无奈只好坐上“突突突”的那种“三轮摩托车”。

25年前我第一次去了深圳
008。后来又到过几次深圳,那年看到了“深发展”大厦,已经盖过了当年的“国贸”和“丽晶”。


25年前我第一次去了深圳
009。游乐设施也多了,“世界之窗”成了必到的景点。回想起逛沙头角“偷渡”中英一条街,一会左顾,一会右盼。不时还有维持秩序的警察出现,灰色地带,灰色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胡乱花钱“走私”回来一大包的“味精”和“化纤面料”。


25年前我第一次去了深圳
010。来到沙头角刚刚拿起相机,就被威严的武警给“活捉”了,说是“军事禁区”,要把我的相机“曝光”。经过几番解释,人家“变通”了。听说现在“深圳人”实行去香港“打酱油”,第一次深圳之行的傻样,时至今日还有些尴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