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住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一个普通的居民楼里。一天,楼内的8户居民一同商量好利用周末一起粉刷楼道,自己粉刷墙壁,既节省了开支,又增进了相互的了解。这一次民间自发的集体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起这件小事总有一种温馨的感觉。

001.加拿大居民住宅很少有瓷砖贴在墙外的,也没有电子眼防盗门防盗窗等高科技的防护措施。看上去很简朴很结实很一般。
四层的小楼住着8户人家,平日见面就是一句“你好”,没有太多的交流,除了能把主人和门牌号对上以外,其他的隐私几乎一概不知。不过大家都知道我是“外国人”,而其他7户人家都是“土著居民”。几年下来,大家“老死不相往来”,似乎和国内的邻里关系没有太多的区别。

002.门厅有两层门,都是落地的大玻璃窗,清洁透明,大家动手,人人爱护才有这样的环境。
有一天,楼上的法裔老头通知我们要开一个“业主委员会”的会议,研究一下楼道管理的问题。老头是法国后裔,说法语,个头有点小,我们私下称他“拿破仑”。会议开始,“拿破仑”就提议粉刷一下楼道,大家一致通过。焦点是雇佣外边工人还是自己动手粉刷,经过投票表决,大家同意:为了节约开支,8户业主每家出一人,大家一起动手,粉刷楼道。

003.粉刷以后的楼道墙壁很干净,近30年的墙壁,看不出来吧。说是卧室,也绝不过分。
为了准备粉刷事宜,拿破仑和另外的一个“意大利”后裔一起备齐了粉刷的工具物资,包括滚筒刷子,小毛刷子,直尺,小铲子,还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几大桶涂料。周末的早晨我还没有睡醒,就被外边的嘈杂声弄醒。我赶紧起床,人家都干上了。按照事先的预案,工程师出身的“意大利”要负责第一项的技术性工作,既先在门口边沿处用小刷子涂出一个白色的警戒线,以免大刷子把边沿处弄“花”了。确定好警戒线以后,其他人再拿起大一点的刷子,在警戒线的里面大面积涂抹。根据要求,大面积的墙体要刷成豆黄色,门框要涂成白色。天井要涂成白色。为了保持颜色的均匀,规定要涂两遍涂料。

004.顶层的天井,在白色涂料的映衬下,蓝天显得特别的蓝。
大家有条不紊,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平日里没有太多交往的人们难得在一起,边干活,边聊天,还有为我这个“老外”讲解法语动词变位的,真是有意思。让我感动的是一位职业女性起劲地滚动着刷子,可是我从来就没见过她。“我是3楼业主的妈妈”,她的回答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平日里总是看到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男孩单独出入3号。她是一名护士,周日不能正常休息,为了今天的“集体劳动”特意将活动安排在早晨6点开始,劳动结束后下午可以赶去上班。7号业主是一名85岁坐轮椅出入的老太太,尽管大家都劝她休息,可她依然在门口坐在轮椅上帮助别人扶梯子。
劳动结束后,人们将工具放到公共储藏室,留作下次再用。粉刷后的墙壁焕然一新,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感觉很好。没过几天,墙壁彻底干透了,从一楼到四楼都摆上了一幅幅的油画,那是“拿破仑”亲手为大家画的,当然是不取分文了。

005.小油画或许并不专业,但是很有感觉。
别小看只有8户人家,业主委员会可是不含糊,半年定期轮流在各家开会。内容包括公布上期物业费的开支情况和确定本期物业管理费的标准;同时交纳交物业费支票,一次要将半年的6张支票交给负责人;制订若干规定,如:不许在草坪上吃烧烤,不许乱停车辆(包括自行车),不许将宠物自然放养等等一大堆的“不准”。

006.楼道里除草的值日表,为了节约开支,草坪的清理由雇佣草坪公司改成大家集体义务劳动了。
虽说平日里人们很少来往,可是洋人就是有个爱好,特爱管“闲事”,可谓是“专管他人瓦上霜”。一次,“拿破仑”在走廊里拦住我说“这个和你有关系,不是你,是你的中国朋友干的”,我一看,他在我们亲手刷过的墙壁上撕下一块吃过的“口香糖”,我无言以对。还有一次,简直是到了“歧视”的程度,春节时在唐人街买了一小捆的韭菜包饺子,结果是韭菜的味道特殊的大,“拿破仑”发动楼里的人寻找“臭”味的源头,他们从来没吃过韭菜,也不知这是韭菜的味道,就想当然的认为是谁家的垃圾放久发酵了,结果敲到我家的门,看到我们正在热热闹闹的包饺子。“臭”味道找到了,“拿破仑”耸耸双肩,认了。

007.在粉刷后的门上挂上饰物,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就要到了!
这就是加拿大的邻里关系,不打听收入,也不问职业,遇到“大家”的事情绝对是“民主公开透明”,遇到“不正之风”也绝不留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