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日本地震天鹅饭店灾害防灾博物馆 |
日本有许多自然灾害,灾害意识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灾害意识其实就是忧患意识的一部分,灾害意识的培养来源于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在星期天的日本可以看到的家长带上孩子去防灾博物馆接受防灾意识的教育。
001.日本福冈的防灾博物馆是一个免费的场馆,里面有三层楼,设有许多的防灾内容,火山,地震,洪水,火灾,海啸等等。像这样的博物馆在日本其他的大城市也有不少,而我们国内就相对比较少了。
002.防灾中心的参观内容是以互动为主的,好多的内容都是孩子们可以操控的,站在机器面前,小孩子流连忘返,一边学习知识,一边接受教育。我在一个立体电影院里还看了一场立体的短片电影,滚滚的洪水在我头顶上冲过,吓得我直躲,印象非常深刻。大家知道,日本的灾害教育早已深入人心,政府有许多的资料供国民参考使用,学校和社区也不厌其烦的向学生或成人灌输灾害知识。像这样的防灾博物馆是日本整个社会防灾教育的一个有效地补充。
003.这是我在日本大阪的一家酒店里看到的备用手电筒,日本的灾患意识是这样应用在生活当中的,绝不流于形式。一次,招待一位来华的日本朋友,住进酒店,日本朋友先是跑到门后查看酒店配置的逃生地图。以下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1986年4月9日,哈尔滨天鹅饭店起火,许多中国人、朝鲜人惊慌失措盲目逃跑,不是浓烟窒息而死,就是跳楼摔得粉身碎骨。而6名日本人在混乱中匍匐通过浓烟翻滚的火场,沿安全通道神奇地逃了出来。消防专家对此添加了注脚“日本人大难不死得益于该国多年来极为正规的国民逃生教育”。
004.日本的灾害教育是“从娃娃做起,从父母做起”。防灾馆里有孩子,有大人,大人显然是陪孩子来的,有时他们就在一边帮助孩子操控,有时就在一边耐心地等待。这次,日本东北大地震有许多人身边带着救生袋跑出来的。里面有饼干和饮用水。一般的日本家庭也会备有防灾的盒子,里面也是食品饮水药品等等,过了一段时间还会定期更换,因为他们心里对于灾害是“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