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高考北京卷语文文言文试题翻译

(2013-06-24 08:47:01)
标签:

车马

坐席

俘虏

日子

教育

分类: 文言文翻译

2013年高考北京卷语文文言文试题翻译

归园田居主人  翻译

曹彬,字国华,彬始生周岁,父母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之礼,一无受。吴越人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之以归,悉上送官。

曹彬,字国华,曹彬才出生一周岁,父母把各种玩具罗列在坐席上,看他拿什么。曹彬左手拿干戈,右手拿祭祀用的俎豆,一会儿又拿了一方印,别的他看都不看,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奇异的人。

五年,出使吴越,传达旨意完毕即刻返回。私下相见的礼物,全都不受。吴越人驾着轻舟追上曹彬赠送礼物,一次二次,到了第四次,曹彬还是不接受。不久他说:“我如果一直拒绝接受礼物,就是为了追求名声。”于是收下了礼物,登记完后回来,全部上交给官府。

 初,太祖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结交?”

当初,宋太祖主管禁军(任禁军统领),曹彬保持中立,不偏向哪一方,不是公事从来不登门拜访,大臣们聚在一起宴会,曹彬也很少参加,因此宋太祖器重他,建隆二年,从平阳把曹彬召回身边,对他说:“我往日常想亲近你,你为什么要疏远我?”曹彬说:“我是周王室的近亲,现在又身居内宫要职,感到心中有愧,只想恭恭谨谨地完成自己的职责,还担心有过错,哪里敢有与您结交的想法?”

年,将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建隆七年,宋将讨伐江南。长时间的包围之中,曹彬每每延迟出兵进攻,希望李煜投降。城池接近攻下的时候,曹彬忽然说自己生了病不再处理事务,诸将都来慰问,询问病情。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物针灸能治好的,只须诸位大人诚心发誓,在攻下城池的那一天,不乱杀一人,我的病就自己痊愈了。”诸将答应了。第二天,曹彬的病情稍微好了一点。第三天,城池被攻下。李煜与一百多人到曹彬军门请罪,曹彬安慰他,用对宾客的礼仪来招待他,请李冀煜入宫整理行装,曹彬带着几个骑兵等在宫廷门外,曹彬身边的人小声地对他说:“李煜进去如果发生意外的情况,怎么办?”曹彬笑着说:“李煜向来懦弱,没有决断,必定不会自杀。”李煜的君臣,最终有赖于曹彬得以保全性命。

初,彬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以为贺。彬曰:“不然,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恸。

起初,曹彬统领军队,宋太祖说:“等到攻下了李煜,当任命你为使相。”副帅潘美预先祝贺他将任使相。曹彬说:“事情不会这样。我依仗着皇上的威严,遵照皇上的谋划,才能办成事情,我有什么功劳呢,何况使相是最高的职位啊!”潘美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曹彬回答;“太原还没有平定啊。”等到攻下李煜回来,献上俘虏李煜。皇上说:“本来应该授予你使相的职位,然而刘继元还没有攻下,姑且稍微等些日子。”听说这话后,潘美偷偷看着曹彬微笑。皇上发觉了,马上追问潘美偷笑的原因,潘美不敢隐瞒,就老老实实地回答了。皇上也大笑,于是赏赐曹彬二十万枚钱。曹彬退朝后说:“人生何必做使相,好官也不过是多得钱罢了。”

咸平二年,曹彬患病。皇上赶忙坐着辇车到曹彬家慰问,亲手为曹彬调药,于是赐给银子一万两。咸平二年六月,曹彬故世,终年六十九岁。皇上亲临曹彬家,为之痛哭。

(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

【注释】① 觌(dí):相见建隆:宋太祖赵匡胤年号。上一段文中的“五年”推论应该是后周柴氏政权的年号显德五年。②俎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③使相:官名。晚唐时期,为了笼络跋扈一时的节度使,朝廷授予他们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五代沿用,实际上不行使宰相的权力。宋代亲王留守节度使等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都称为使相,不参预朝政和签署朝政命令,但可以副署除授大臣的诏令。④趣驾:驾驭车马速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