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渔郎相忆否”的“否”字怎么读?
(2011-08-22 07:29:22)
标签:
叶方矩《康熙字典》集韻读音韻會教育 |
分类: 教学研究 |
到百度搜索,发现有网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周邦彦《苏幕遮》中“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否”和“浦”古今读音不同,请问古音如何读?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上《汉典》查了《康熙字典》,下载如下,原文是不分段的,为了大家阅读方便,我给它分了段。
否
《唐韻》方九切《集韻》《韻會》《正韻》俯九切,音缶。《說文》不也。《徐鍇曰》不可之意見於言,故从口。《集韻》口不許也。《書·益稷》否則威之。《詩·周南》害澣害否。又《小雅》嘗其旨否。
《集韻》通作不。
又《廣韻》符鄙切《集韻》《韻會》部鄙切,音痞。《玉篇》閉不行也。《廣韻》塞也,易卦名。
又《集韻》《韻會》補美切,音鄙。《集韻》惡也。《正韻》穢也。《易·師卦》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疏》否爲破敗,臧爲有功。又《鼎卦》初六,鼎顚趾,利出否。《註》否,謂不善之物也。《疏》寫出否穢之物也。《詩·大雅》未知臧否。《又》邦國若否。○按《釋文》書益稷,詩烝民,否字俱兼缶鄙二音。
又叶府眉切,音𤰞。《楚辭·九章》心純尨而不泄兮,遭讒人而嫉之。君含怒以待臣兮,不淸徵其然否。
又叶方矩切,音甫。《𨻰琳·大荒賦》覽六五之咎休兮,乃貧尼而富虎,嗣反覆其若兹兮,豈云行之臧否。
从《康熙字典》对“否”的注音可知,古代“否”字有五个读音,每个读音代表的字义是不同的,“否”解释为“不”的读音是“俯九切,音缶”。有网友认为,从诗词押韵的规则来看,“否”和“浦”的韵脚应该一致,于是推断出这首词中的“否”字的读音应该是“fu”(原网友没有标出声调记号),显然这个读音是不对的,“五月渔郎相忆否”的“否”解释为“不”,所以还是应当读“fǒ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