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愈《与冯宿论文书》翻译

(2011-05-31 08:04:37)
标签:

扬雄

《周易》

初仕赋

教育

分类: 文言文翻译

   最近应朋友之请,为他打义务工,翻译了十四篇古文,下面是其中的一篇,放在博客里,以飨各位。

 

与冯宿论文书

韩 愈

归园田居主人  翻译

1)辱示《初仕赋》,实有意思。但力为之,古人不难到;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即人必大怪之也。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则人以为好矣。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矣,不知古文,真何用于今世也,然以俟知者知耳。

2)昔扬子云著《太玄》,人皆笑之,子云曰:“世不我知,无害也;后世复有扬子云,必好之矣。”子云死近千载,竟未有扬子云,可叹也!其时桓谭亦以雄书胜老子。老子未足道也,子云岂止与老子争强而已乎?此未为知雄者。其弟子侯芭颇知之,以为其师之书胜《周易》。然侯之他文,不见于世,不知其人果如何耳。以此而言,作者不祈人之知也明矣。直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不疑耳。足下岂不谓然乎?

3)近李翱从仆学文,颇有所得,然其人家贫多事,未能卒其业。有张籍者,年长于翱,而亦学于仆,其文与翱相上下,一二年业之,庶几乎至也。然闵其弃俗尚而从于寂寞之道,以之争名于时也。

久不谈,聊感足下能自进于此,故复发愤一道。愈再拜。

【注】冯宿,字拱之。婺州东阳人。公同年进士     扬子云:名雄

你给我看你写的《初仕赋》,确实很有意思。只要尽力写文章,古人也不是难以学习的;只是不知文章写得非常像古人,怎么会得到今人的赏识?我写文章的时间很久了,常常自己觉得文章写得好的,那么别人必定以为不好。自己有点小小的得意,别人也就觉得有点小小的怪异;自己觉得非常得意,那么别人就会觉得非常怪异。有时为了应付写一点俗不可耐的文字,下笔时自己也觉得惭愧。等到拿给别人看,别人却认为写得好。自己内心有点小小的惭愧的文字受到别人小小的赞扬,自己感到非常惭愧的文字别人就一定认为写得非常好。不知古文对今世真的有什么用啊,(如果)这样,那么还是等待着今世有智者来赏识你的文章吧。

从前扬雄写《太玄》,人们都笑他,扬雄说:“世人不理解我,没有关系;后世再有像我扬子云一样的人,一定会喜欢我的《太玄》的。”扬雄死了将近一千年,竟然没有一个像扬雄一样的人出现,真令人叹息啊!那时桓谭也认为扬雄的书胜过老子。老子不值得称道,扬雄岂止是与老子比比哪个更强而已?桓谭还不是理解扬雄的人。扬雄的弟子侯芭很了解他,认为自己老师的书胜过《周易》。然而侯芭的文章,在世上无法见到,不知那人果真怎么样。从这一点来说,作者不祈求别人了解自己,是明摆着的。先生的文章,正面对着百代之人要等待圣人的再世才能读懂,要询问鬼神才能没有疑惑(的境地)。难道不是在先生意料之中吗?

近来李翱跟着我学习写文章,很有收获,然而他家贫困,家里要做的事很多,未能完成学业。有一个张籍,年长于李翱,也跟着我学习写文章,他的文章与李翱不相上下,他花了一二年时间来学写文章,差不多写得很好了。然而我为他抛弃了时尚,从事着寂寞的事情,却想靠这个来在当世扬名而感到哀伤。

我和你很长时间没有交谈了,感到您能这样自己要求上进,所以又发泄一通自己内心的愤懑。韩愈再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