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蓝的贝克街上空)
伦敦地铁贝克街站是换乘的一个大站,车站瓷砖上密密麻麻的福尔摩斯的经典侧面剪影就告诉你这里是什么了;出站往右一拐,就是数不清“福丝”崇敬的地方“福尔摩斯博物馆”(故居);有人问,福尔摩斯有多少粉丝?答曰两人--男人、女;还有人说,与米老鼠、圣诞老人为“世界三大著名人物”。
(地铁贝克街站)

(贝克街地铁站瓷砖图案)

(博物馆二楼看窗外街头)

(福尔摩斯侦探和华生医生经典形象)

一个虚构的故事,能够吸引数不清的粉丝代代相传,越传越神越传越真,小说引人入胜、电影神话逼真,据说博物馆更是遥相呼应、神乎其神;门口那个英俊警察、挂在铁栏杆上的黑色和花格猎鹿帽,一下就把你拉进历史的回忆长河、精典小说里扑朔迷离的曲折情节。
六个英镑门票(小孩四个),服务员都打扮成皇家佣人,讲解、卖货等等;看见这些装束的,需要主动问问,因为讲解免费、你不问正好休息;那个胖姑娘可能就是讲解太累,趁客人在屋里参观躲在门口休息呢。满屋满天满地的都是与福尔摩斯的纪念品,且很英国很伦敦,其实,福尔摩斯在“里面”。
一层、二层、小阁楼,都是按照小说情节布置的,福尔摩斯和华生公用的办公室,福尔摩斯的卧室,墙上饰品、特有“设备”等等;猎鹿帽、大烟斗、放大镜,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三大宝”就放在书房最显著的位置,在这里你能收尽每一丝深刻记忆,验证惊心动魄的那些观察和演绎过程。
(福尔摩斯经典“三件宝”)

(讲不完的福尔摩斯故事)

(大烟斗)

(25英镑一个的长烟斗)
英国历史的文化底蕴很深很重,福尔摩斯似乎是这一切的聪颖智慧的代表特征;经典情节甚至雕塑为佐、栩栩如生,只不过第一次进入,在楼梯口、门后边,以为是真人、活力活现会有一点冷汗;建于近200年前的建筑、居住在此10年多的150年前的人物、23年前建的博物馆,福尔摩斯的魅力成了“永远”。
还有不少精致的地方:门票是赫德森夫人发的“住宿证”,“嘴刁烟斗、头戴礼帽、手拿拐杖”福尔摩斯抹不掉的形象;“福丝福迷”们崇尚的游戏还有福尔摩斯“写信”,从世界各地,那些身穿“福尔摩斯”时代服装的仕女们,会从成千上万来信里选择回信:手写体、没有落款、熟悉的女王邮票等。
其实,绝大多数没有回音,但他们相信总有回报;有时就是“很不幸,福尔摩斯出差了”的调侃都会令收到者欣喜若狂!福尔摩斯在他们心灵里总是咨询其要解决的疑难问题。经典的那段英语“除去不可能的,剩下的即使再不可能,那也是真相”(when
you have climinated the improrsible,whatever remains, however
imporobable, must be the truth),令我心潮澎拜、每封回信肯定都少不了的那一段。
(卧室里的技术工具)

(字典里的手枪,那段故事浮现出来)

(城市里各种标牌居然热销)

想起普希金在皇村的童年、想起圣彼得堡那些咖啡馆对他的眷念;福尔摩斯更幸运更长久不衰,有了电影《贝克街的亡灵》、有了贝克街口街头的福尔摩斯的雕塑;更有福尔摩斯博物馆那介绍里说的那种感受:当你准备离开时,可能禁不住能雇上一辆马拉上的出租车回家;但时代不同了,满街川流不息的是汽车!是啊,我很想很想玩“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