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俺按照一年前立下的誓,参加了在北京大学正大国际中心举行的“未名奖学金2009年会”,这个当年由中国政法大学的几位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发起成立的基金会,已经运作12个年头了,规模不大,但年年坚持,规范运作,在捐资助学,履行社会公义方面,很有些标本意义。
本来,俺是要陪一神秘美女参加的,临出发前,美女说临时有事,参加不了,俺表示理解,其实周末大家都很忙,美女的爱心俺已经心领了。还有一个长得不太帅的在潘石屹先生手下打工的帅哥说是要来,结果没能及时从顺义赶来。在会上听到《律师文摘》主编孙国栋先生的一句话,我以为可以表达这个帅哥的心情,他说:(大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朝代,我们每天都在做着一些乌七八糟的,甚至令人不齿的事,找这么一天来做点善事,救赎一下自己的灵魂,与人与己都是有好处的。
俺很有艳福,呵呵,坐在著名美女、著名歌唱家曲比阿乌身边,与著名的“彝人制造”组合小帅哥俩同桌。参加年会的,有中国航空报社长肖治垣先生、丰台区人大代表著名律师佟丽华先生、北京大学新闻学院谢新洲教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云海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刘正发教授、北京市委宣传部马新民先生,还有会议召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孙伶伶博士等相当多的有爱心的热心人(没法一一列举了,俺记忆正在退化)。
俺在会上前后说了两次正经话(不正经的话,就不向大家汇报了,比如10年前如何教唆新入学大学生追女孩子之类的故事,呵呵,打住)。要点如下:
第一、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聚会。本来我们北京地产山猫徒步队在门头沟有一个寻访马致远故居的活动,说实话,比较而言,俺更喜欢爬山,不大喜欢开会,但是,山是可以经常爬的,而我们的未名助学金年会,每年只有一次,(爬山可以锻炼身体,做社会公益可以陶冶人的灵魂),我要履行去年在这里许下的承诺,争取每年参加年会。
第二、未名奖学金能够10几年坚持下来,很不容易。首先要感谢小马小孙夫妇的无私付出,还要感谢发起人们的坚持与支持。我完全同意孙国栋先生的意见,未名奖学金虽然所涉捐助总额不大,但它能够10几年来干干净净地走下来,说明它的运作是规范的,是具有标本意义的,它从经济意义上的贡献是有限的,但从规范建立、制度建设、案例创新方面,有着相当大的社会意义,我们需要挖掘这背后的价值,为社会提供可以推广、借鉴的操作模式。
第三、贫困地区的孩子确实缺钱,但他们最缺的不是钱,最缺的是希望。未名助学金除了在经济上给贫困孩子以帮助外,我以为应该加强对孩子们心灵的帮助,是不是可以考虑每年组织一些小分队深入贫困地区,进行巡讲活动,小地方的人,无论家长孩子,很容易被一些现象所迷惑,从一些直观的个案和流行的说法中,很容易接受“读书无用”这样一些看法,缺乏努力的方向和动力。这方面,我有切身的体会。我很少回老家,但只要回去,一般有些学校会请我去给学生们讲讲课,现身说法一下。记得有年我回老家,民族中学请我去给学生们讲了一堂课(高三和初三的学生俺坚持要求学校不让参加,以免影响他们高考和中考),根据对课堂现场的观察,我很直率地说,今天来听我讲课的同学中,我相信有20%的同学,一定会有相当大的收获,比如下边那们认真听讲的女同学,我从她的眼神中能看出来,我所讲的一切她都是认真听的。其他的80%同学,我相信也许就是怀着好奇心看看这个常听老师说起黄金树长得什么样啊,仅此而已。过了好些年后,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黄老师找你找得好苦啊,你还记得你在民族中学讲课提到的那个女孩么?我就是XXX,我已经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了,你的一席话改变了我的人生,我费了好多周折才找到你的电话,我给你打电话是要对你说:谢谢你!我讲这个,是想说明,对贫困地区的孩子,经济上的支持固然是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关心他们的心态,给他们以信心,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诚邀您参加未名奖学金2009年会(2009-05-13
14:51:27)
|
标签:未名 奖学金 年会 北京大学 慈善 爱心 杂谈 |
|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一年一度的未名奖学金年会将于5月16日(本周六)下午4点在北京大学正大国际中心燕园厅举行,期待与您如期相聚在美丽的燕园!
2008年对我们国家和所有人而言都是不寻常的一年。明天将是汶川地震的周年祭。忆起灾后的场景仍感悲恸难抑,尤其想到那么多花样年华的孩子永远地离开,带着他们未实现的梦想,还有亲人们破碎的心……令人欣慰和感动的是,灾后所有人都以空前的关注和热心参与救援和重建,举国齐心众志成城,大家捐钱捐物捐血,到一线做志愿者抢险救援,让人感到人世间的温暖、关爱和真情。
在戴鑫律师等捐助人的倡议下,未名奖学金发起了2008年特别行动,以未名人自己的方式捐助地震灾区学校行动。行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截止目前已募集到捐款30000元(含未名基金10000
元)。经北京市派往灾区援建的同志联系,由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教育局选出位于堰塞湖坝区的偏远学校小坝初中和片口初中共计30名贫困学生予以资助。
2008年度未名奖学金共计颁发资助款137,000元,书籍、衣物及文具等约5万元,详情请见工作进展报告(另附)。在此向以下人士表示特别感谢:
1、感谢北京市慈善协会在繁忙的赈灾工作之余,积极配合未名奖学金的收款和颁发。在此感谢该协会的丁丹华、马莎女士等的支持配合。2008年的未名奖学金的第一批57500元通过北京市慈善协会全额颁发给学生,并为各位捐助人开具了免税收据。但此后的款项
2、感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阿忆、谢新洲、徐勤霞、张积、余璐等各位教授在2008年7月自费前往宁蒗战河中学进行助学活动,为孩子们带去了电子词典、收音机、文具、书籍、足球、衣物等礼物,并和师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详情请见阿忆老师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cce8e0100ab2v.html
3、感谢阳光卫视周忆红女士(网名“梨花飞雪”),她参加北京大学教授宁蒗助学行回京后,将所见所感发在天通苑社区论坛,发起了助学行动,前后有百名网友参与,共捐助90名学生。期间信息发布、联系、收款等琐碎工作均由梨花姐一人承担。在此感谢天通苑邻居的热心捐助和支持,特别感谢网友“几声叹息”捐出300多件衣物。详情请见:
http://www.tty.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26&ID=791602&page=1
4、感谢彝族人网的黄平山老师,还有毛发虎、施亚梅、贾兴鹏同学等,他们为未名奖学金的资料整理、编辑、信息发布、网页维护等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
5、感谢在美国留学的李早同学,为北京市慈善协会的抗震救灾新闻报道进行中译英的义务翻译工作。
此外,因彝族人正在进行改版维护,因此未名网页暂时无法更新。计划在彝族人网恢复运行后,对未名主页进行资料更新。
祝各位捐助人工作顺利、一切如意!期待着本周六在北大相聚!
未名奖学金工作小组
联系人:孙伶伶
手机:13811551780
(以上邀请函,是俺从“茅草人”的新浪博客里转来的,只有5个阅读,从个案来看,说明门户网站的流量并不天然就占有优势。如果转给俺并提前发在俺的博客里,流量也不至于这么惨,网络时代一定要具有网络思维)

2008年年会合影,今年由于嘉宾有事先撤,未安排合影
2010年年会合影

2012年年会

2013年年会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