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要去安集海大峡谷拍摄。因大峡谷岩石呈红色,当地人称之为红石大峡谷,其位于新疆奎屯附近的天山北坡,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一个奇观。
从克拉玛依去奎屯的路上,车窗外是一望无边的开得白花花的棉田,在等待采摘。十年前,每当棉花收获季节,当地农工会雇佣短工来摘棉花,这些採棉人大多来自河南和甘肃。现在摘棉花大都是机械作业,所有基本上看不到手工摘棉的工人了。向棉田里望去,可以看到摘下的棉花垛成小山还未入库。
驱车继续前行,可以看到建设兵团的光伏基地,一望无际的光板排列得整整齐齐,一望无边,像一列列士兵守护着祖国的边疆,令人感动。地导娟子介绍说,新疆有多大,兵团就有多大。正是这些不穿军装的士兵们建设着美丽的新疆。早在50年代,第一代兵团人,把他们的青春和终身,甚至子子孙孙都献给了新疆,使新疆不仅成为全国的优质粮仓,也成为高科技的先锋。当年800湘女下天山,解决兵团战士们的婚姻大事,听后令人唏嘘不已。
12点入住美好时光酒店。中午依然是吃新疆拌面,新疆的面粉真好吃,筋道。奎屯的街道宽阔、干净,绿化的也不错。
15:40团队乘车去安集海大峡谷,天气阴沉。据介绍安集海大峡谷最深处300米,气势磅礴。这条以色彩魅丽、阶地密布等为特征的河谷,堪称一条令人叹为观止的壮美峡谷。去安集海大峡谷的路况总体不错,只有一段是砂石路,有点颠簸,一路车人甚少。目前这个峡谷尚未开发,当然没有门票喽。这里基本没有游客,只有极少数地质学者、摄影爱好者和户外爱好者光顾。
车在停车场停下,眼前是一片草坪,前行几十米,仿佛是发生了天塌地陷,突然出现了一条深达数百米,看不到尽头的峡谷,峡谷里蜿蜒流淌的便是安集海河了。站在峡谷边,哇!令人目眩。峡谷两侧从上到下是依次排开的河流阶地,陡峭而幽深,即使拍照也不敢太靠前。
发源于天山的安集海河,一路穿行于山岭与草地,从天山北坡而下,切割了山前的丘陵,形成了宽阔的河谷和险峻的悬崖。安集海河谷里蜿蜒流淌的辫状河流,千转百回,使大峡谷显得既阳刚又具柔情。
安集海峡谷的色彩非常丰富:安集海河将不同颜色的岩层切割、冲刷、溶解裸露,呈现出不同颜色——主色为红色,还有黑色、黄色,辫状的碧绿的河水,尤其此时是阴天,色彩饱和度高,色彩更加艳丽,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油画。
我们站在不同角度,胆颤心惊地靠近和拍摄大峡谷,不时有拉矿的卡车从沟底沿着煤黑色的山路轰鸣着爬上对岸,也不时有放牧者赶着牛马群从沟底出来,使本来荒寂的峡谷充满了勃勃生机。
在宽阔的河谷里,正在沿路而行的一群马显得格外渺小。
多年来,安集海峡谷周边一直是牧民的放牧乐园。但与新疆其他一些峡谷不同的是,安集海峡谷地下还储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于是外来的煤矿挖掘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为了将煤运到对岸,上世纪60年代煤矿建设者们在峡谷里修建了盘山公路,还架设了安集海桥。
牧民每天赶着牲畜去附近的巴音沟牧场,难免与大货车狭路相逢。对当地牧民而言,峡谷丰富的色彩,优美的曲线,是他们从小到大视为日常的一部分,尽管大货车卷起来阵阵飞尘,煤黑色比比皆是,但他们的生活还要继续,反倒是我们这些外来者在忧心忡忡,大峡谷的美色还能保留下来吗?
光线渐暗,我们在抓紧最后时机拍照。
等到光线实在不适合拍照了,我们乘车赶回酒店就餐休息。
第二天,也就是28号,是我们北疆秋摄游的最后一天。早餐后,我们乘车前往独山子大峡谷。
独山子大峡谷位于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境内,城区南28公里处,目前为天然原始旅游资源,峡谷谷底宽100-400米,谷肩宽800-1000米,从谷底到谷肩高可达200米,海拔1070米,属峡谷地貌。此乃河水冲出天山后,切割独山子西南方向倾斜平原形成的神奇风光峡谷。
大峡谷目前处于半开发状态,还没有对外开放,下车后即是观景台。站在观景台,可以看到阶地上是荒漠草原,生长着蒿类、针茅等,目前这些植物因秋霜而变得枯黄,但依然有放牧的牛羊。
有修得不错的木栈道通到峡谷边。
在峡谷边俯视峡谷,令人胆战心惊。峡谷两侧土质松散,在谷底,奎屯河的流水时分时合,比安集海河水量小。谷底有一条公路沿着奎屯河而行,谷壁是悬崖陡峭,颜色以灰色、黑色为主,感觉没有安集海峡谷壮美,但气势巍巍依然令人震撼。
峡谷两侧的崖壁被天山雪水及雨水冲刷得沟沟壑壑,宛如树叶的叶脉或树干的树皮一般。
身着彩色衣服的旅游者,为峡谷增添了活泼的因素。
因为峡谷整体色彩比较灰暗,
没有阳光拍起来不太好,但太阳刚刚要打到峡谷时,导游就招呼大家上车,因为要早点赶回乌鲁木齐,有的团友要赶下午三点的飞机。
历时11天的“北疆秋摄”结束了,旅行途中,我们认识了新的朋友,经历了阴晴雨雪,从身着短袖浑身冒汗到羽绒加身瑟瑟发抖,体验了堪比当年插队的住宿,但我们欣赏到了中国最美的秋色。借地导娟子的话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