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藏地的话题永远是户外旅行爱好者最津津乐道的谈资。所谓藏地包括了西藏、川西、滇北、甘南和青海大部,这里有皑皑的雪山、圣洁的湖泊、苍翠的森林、虔诚的朝圣者、坚强的旅行人…。我有幸曾经三次入藏,多次穿行于川西横断山脉,一次跨越川滇。今天我想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垭口,来聊一聊藏地的旅行。
先来统一认识,什么是垭口?垭口是高原上最常讲的一个词,常为高山大岭的交通孔道。垭口在地理意义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处。当地人不是为了登山而登山,他们只是要翻过垭口,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翻山。换句话说,垭口就是翻山越岭的捷径。
为什么要专门讨论垭口昵?因为垭口的作用无法被替代!
------垭口是旅途中的休息站,很多自驾游、骑行者、徒步者经历了长途跋涉后,都需要在垭口休整,检修装备,补充物资。而对于搭车旅行的背包客们来说,垭口还是中途换乘的绝佳中转站。
------垭口是最佳的观景平台,垭口地势开阔,几乎拥有全景观景效果,很多摄影大片都出自于此。特别是藏区那些神山,通常情况下都只有在垭口的位置才能清晰的观赏到。
------垭口意味着挑战人生的新高度,每当来到垭口,大家都会兴奋的欢呼起来,争先恐后的在垭口标示前拍照留念,为的就是见证自己到达过的人生新高度。
------垭口是藏民向神山祈福的圣地,在每一个垭口都会有飘扬的经幡,这是当地藏民对于神山的敬畏和祈福。每当经幡随风招展,每当向天空抛洒龙达,都意味着向神明念诵着经文,为世人祈福。
我回忆了一下,最近10年,我在藏地大概走过了18个海拔高度在4000米左右或以上的垭口。这些垭口各有各的故事,也有着不同的命运,甚至有些即将面临被遗弃。现在我就盘点一下这些垭口,把最经典的藏地旅行定格在记忆之中。
18个垭口稍微有些多,我把它们按省份划分,大概是四川10个,云南1个,西藏7个。在青海和甘肃也走过一些垭口,但有的不是在藏区,有的是穿隧道而过,就不统计在内了。
一、 四川
1、折多山垭口
4298米
折多山垭口在川藏公路通车之前,既是通向藏区的重要通道,更是一个难以到达的关隘。从山下的康定城一路走来,山路艰险陡峭。山上的气候也是说变就变,寒风冻雨、雾障冰雹时常让行人举步维艰。这也是川藏公路从四川盆地和大渡河谷进入川西高原海拔超过4000米的第一个垭口。
折多山作为康巴第一关,“折多”一词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很多驴友都说:“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我大概6次翻越折多山,但只有两次留下了照片,其余几次,不时天气不好就是人太多。
2、高尔寺山垭口
4412米
高尔寺山素有“康巴第二关”之称,它因高尔寺得名,位于新都桥与雅江之间,沿G318上山的路不好走。海拔高,弯道多、危险路段多,很多地方会车的时候经常刚刚容下两车通过,大半个车轮都在悬崖边,险象环生。
翻过高尔寺山垭口后有一条左转岔路,前行十余公里,有一座黑石城,这是一处神秘的宗教圣地,山上遍布的黑色经石是由早年在当地修行的喇嘛背石垒砌而成,现仅余荒凉废墟。这里地势开阔平坦,是远观贡嘎神山的最佳观景平台。
3、剪子弯山垭口
4659米
剪子弯山,位于雅江与理塘之间,藏名叫“惹玛那扎”,意为“神羊休息的山口”。传说三世达赖历经艰难险阻朝圣归来时,他的坐骑神羊累了,便在此山上落脚休息。而剪子弯山垭口声名远扬的真正原因,是盘山公路坡陡弯急、暗冰密布,行车安全隐患不断。尤其是那个被称为“鬼招手”的102K路段,道路崎岖,拥有多个连续急转弯道,过往车辆驾驶员无不手心冒汗。
不过对于剪子弯山来说,2014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随着剪子弯隧道的贯通,无论是难行的山路,还是恐怖的“鬼招手”,都已成为这段路的过去,替代它的是一条幽深而通畅的隧道。通车后汽车只需要几分钟就会穿过剪子弯山,再也不用翻山而行。但是相信喜欢户外的驴子们还是愿意感受那份自虐,你走你的阳关道,我独爱我的独木桥,不付出艰辛翻越垭口怎能看到人世间最壮美的景色!
4、卡子拉山垭口
4429米
卡子拉山和剪子弯山是同属沙鲁里山脉的两个姊妹山头,它们之间相距不过100公里,并峙对望。有人这样评价这对姊妹垭口:“从这里开始,我们如同撑杆跳高的选手,一下子跃入了川西独特的山原地貌分布区。”他们之间的地貌互补,如果说剪子弯山是高山上覆盖的草原,那么卡子拉山则更像是草原上屹立的高山。
在这片毛娅大草原上,长满了川西云杉,一块块如同疤痕一般粘合在高山草甸上。每当秋天来临这里拥有G318上做美丽的3D巨幕,斑驳的云杉林覆盖在高山草甸之上,低矮的云层在这片高原大地上投影出片片阴影。春末夏初之际,高山草甸上又可看到挖虫草的藏民,而路边则挤满了收购虫草的小贩。
5、海子山垭口
4000米
这个海子山垭口,非318国道上的海子山垭口,而是从理塘前往稻城和乡城的S217路上的海子山垭口。海子山位于理塘和稻城的中段,最高处海拔5020米。海子山面积3287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古冰体遗迹。海子山山势平缓,一望无边的山坡上布满了大小各异、奇形怪状的石头,使人感觉身处宇宙洪荒。海子山上共有大小海子1145个,其规模和数量在国内都是独一无二的。海子山地广人稀,冰蚀地形和冰蚀岩盆随处可见,是研究第四纪冰川地貌的重要基地。
6、无名山垭口
4400米
从稻城县的桑堆乡沿S217向西前往乡城,走不多远,一座4700米的高山横在面前,大地一片洁白,这就是无名山,藏语枯鲁柯。垭口是稻城县和乡城县的分界线。
当沿着还算平缓的山路翻过山顶垭口后,另一面的山体突然变得十分陡峭险峻,弯曲的盘山公路像一条细细的带子挂在毫无遮掩的陡坡上,不由得让人胆怯了几分。从几乎是光秃的山顶下来后,公路开始进入一条树木茂密的山沟,此沟名为“马熊沟”,沟两旁的山岩陡峭,针叶林和阔叶林布满山谷。每至秋季,马熊沟内色彩斑斓,是乡城范围内秋色绚丽的景点之一。
乡城的藏居很有特点,与其他藏区的民居相比,乡城的民居在形状和基本功能都基本相似,但外墙为白色,所以也称为“乡城白藏房”。
7、大雪山垭口
4000米
过乡城县城继续沿S217往云南香格里拉方向南行,30公里后,即开始翻越川滇交界处的大雪山。大雪山海拔4000余米,山腰以下为干热河谷,植被稀疏,以阔叶林为主,而过了半山腰以后,植被开始茂密,并以针叶林为多,在接近山顶处,则是成片的落叶松。我们是十月初翻越大雪山的,这一带是金黄与鲜红交织在一起,非常漂亮。在大雪山上举目眺望,对面的山峦均为陡峭的石壁,这些青灰色峭壁与近景处的起伏的林海相映成趣,构成了壮美与秀丽并存的画面。大雪山垭口前后有几十公里的烂路,非常难走,估计是两省的主管部门互相扯皮都不肯投入造成的。
8、雀儿山垭口
4889米
雀儿山(藏语称卓拉山)位于沙鲁里山北段的甘孜、德格之间。1951年,解放军以简陋的工具和血肉之躯,历半年时间,建成了雀儿山公路。雀儿山川藏公路(G317)垭口海拔4889米,是四川最高的公路垭口,川藏公路上的著名险关。我们是2007年秋经道孚、甘孜,过著名景区新路海到达雀儿山脚下。
连绵的盘山公里全是碎石路,但整体路况不错,我们翻山的时候,天气非常给力。雀儿山垭口,有一块石碑和亭子,石碑上用藏汉文刻着山口的海拔高度,亭子周围挂满了虔诚信教徒和观光者留下的经幡和哈达,山坡上布满了玛尼堆。站在这里,你会对雀儿山西坡的景色一览无余。仰视,是不含一丝杂质的碧空,悠悠飘浮的白云,让人神往。平视,沙鲁里山脉数十座巍峨的雪峰和几十条壮丽的冰川,在阳光下争奇斗妍。俯视,如巨龙的公路忽隐忽现,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森林,山脚下那波光粼粼的小溪,如一条飘逸的玉带,一直延伸到天尽头。在这里你会有种思绪万千,忘掉了一切,包括忘掉自身存在的感觉。翻过雀儿山,德格县城就遥遥在望了。
9、巴郎山垭口
4000米
巴朗山位于小金县东,小金,汶川,宝兴3县交界处,距成都200余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之间的一道险要屏障。巴朗山海拔5040米,藏语称巴朗拉,意为圣柳山。景区内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是寒冻风化高山,山体峭嶙峋,岩石裸露,险象环生,随处可见山石岩屑坠落崖下而形成的碎屑坡和石堆,蜿蜒其间的公路是阿坝州东行最险一条路,垭口高度在4000米左右。巴郎山的北面是四姑娘山,南面是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皆是著名的景区。从北坡脚下的日隆镇上山,不远有一道山梁,叫猫鼻梁,是观赏和拍摄四姑娘山全景的最佳位置。
10、子梅垭口
4550米
子梅垭口位于甘孜州贡嘎山乡,海拔4550米,是近距离观看蜀山之王——贡嘎雪山,拍贡嘎雪山“日照金山”景色的绝佳之地。子梅垭口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交通要道,或许只是一条乡道的垭口,但由于它面对贡嘎雪山,所以成为旅行者趋之若鹜的地方。我们是从新都桥沿省道S215到贡嘎山乡上木居村的。子梅垭口距离上木居村大约18公里,全是上坡路。我们到达垭口的瞬间,极其震撼!刚刚在山的另一侧,还是只见裸露的山体,上到垭口的瞬间,贡嘎雪山就毫无征兆地扑面而来,仿佛近在咫尺,对神山不由得升起敬畏之心!
二、西藏
11 业拉山垭口
4658米
业拉山又名怒江山,是横断山脉的最大天险。地质活动频繁,泥石流和大规模的塌方、滑坡乃是家常便饭。恶劣的自然条件下318国道不时中断,从而使得业拉山成为除通麦天险之外又一个进藏之路的魔鬼地带。
从邦达翻过业拉山垭口之后,就是著名的怒江72道拐了,据说就是这短短几十公里的路程,落差却高达2000米。单是那种达到180度的大拐弯就有50多个,至于其他幅度稍小的拐弯,则多得无法统计。车轮一过卷起的尘土遮天盖日,而且一不小心,怒江就在下面等着你,令人望而生畏,堪称中国最危险的盘山路之一。
12 安久拉山垭口
4325米
安久拉山是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天然分水岭,318国道翻过安久拉山便由怒江流域进入雅鲁藏布江流域。说实话4325米的安久拉山口有些让人意外,与众多名山大川的垭口一般都陡峭起伏,壁立千仞不同,安久拉山口平缓得出奇。不过相对于地势来说,气候条件就显得非常不友好了,雨雪、狂风、寒冷,折磨得人们死去活来、痛不欲生的感觉油然而生。
翻过安久拉山垭口就能来到一片世外桃源——然乌湖,它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湖泊,而且和传统的湖泊不同,整个然乌湖是狭长形同莲藕一般,分为上中下三段,每段之间有大片农田、村庄分布。随着季节的变化,河水也呈现出或碧蓝或青绿等数种颜色。河道中许多岩石和小岛点缀其间,湖面上春季树影婆娑秋冬薄雾弥漫,四季美景都会使人如进梦幻之境。
13 色季拉山垭口
4559米
色季拉山位于西藏林芝县以东,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的分水岭。站在色季拉山垭口还能看到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但因常年云雾缭绕能见其真容那就得靠运气了。
每年4月到6月是色季拉山欣赏花海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桃花、杜鹃花争相绽放,让人目不暇接。和南迦巴瓦峰相比,这完全不需要运气。
14 米拉山垭口
5013米
米拉山垭口是从林芝去拉萨的必经之处。浓重的云朵在脚下漂浮,让人有一种站在云端的感觉。山口的界碑旁,围满了等待照相的人,过去人迹罕至的米拉山口,如今也游人如织了。因其高大雄奇而成为此地藏民心目中的神山,山口上飘撒着许多祭山的经幡和印有经文的龙达,还矗立着一座标有“雪域之舟”的西藏耗牛石雕像。米拉山垭口是G318到拉萨前最后的垭口,同时也是最高的一个。这也预示着,当翻过这个垭口之后,拉萨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
15、加乌拉山垭口
5210米
加乌拉山是从定日县城到珠峰大本营的必经之路,也是观赏、拍摄珠峰的第一个景点。在垭口就可以看到珠穆朗玛峰卓立于万山之巅的雄姿。不仅是珠峰,我们还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脉另外三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它们分别是: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洛子峰,海拔8516米;奥卓友峰,海拔8201米。在垭口南侧有一个山坡,爬上山坡,就是加乌拉山最高处,站在山顶,脚下是起伏的群山,那感觉,岂是“一览众山小”所能涵盖。我是2010年5月经此前往珠峰大本营,去的时候,漫天乌云,什么都没有看到。回来时,晴空万里,白云朵朵,群山清晰可见,大饱了眼福。
16、岗巴拉山垭口
4700米
岗巴拉山垭口因羊卓雍错而有名。羊卓雍错在藏语里的意思是“上部牧场的碧玉”的意思,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拍羊卓雍错全景的最佳位置就在岗巴拉山垭口。从垭口举目望去,远处是银色的雪峰,脚下的羊卓雍错仿如仙女撒在山间的飘带。湖边是一片片原野和草场,由于湖水的深浅不同和云影光线的变化,湖水呈现出层次丰富的各种蓝色。
从岗巴拉垭口往西,经浪卡子,可到江孜;从岗巴拉山垭口往东,下降1400米,就到了雅鲁藏布江边,进入318国道,不远就是拉萨。
17、矮拉山垭口 4300米
矮拉山垭口,海拔4300米,位于四川德格县和西藏江达县之间,是沿317国道进入西藏后的第一高山。矮拉山是平和、质朴的,不过在这里驾驶汽车却让人生厌,老是希望转过一座山就能到达垭口,而垭口却总是隐在白云深处。在这一地带行车才能直正认识横断山:江河是自北向南流,路是自东往西行,横跨江河,少了顺着江河行走的美丽,很难见到水;再加上总是一个山接着一个山,起落都不大,仿佛前面全是无尽的山一样,看不到尽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荒凉”这个词。矮拉山其实并不矮,毕竟主峰海拔达4600多米,山口4200多米。因为起点在金沙江边,江面的海拔高度是3000米出头,所以,从山脚下的江边爬到山口,绝对高度要有一千几百米,翻越矮拉山当然不会是件轻松的事。好在坡虽然很长,却比较平缓,路面也是相当好,车行其间,可以尽情饱览沿途风光。
三、云南
18、白茫雪山垭口
4292米
白茫雪山是云南境内一座重要的高山,其主峰“扎拉雀尼峰”海拔5640米。白茫雪山气候垂直差异非常大,河谷深切,植被茂密,是云南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滇藏公路(G214)从香格里拉到德钦段有180余公里,白茫雪山就位于其间。白马雪山垭口的海拔高度达到了4292米,是云南省目前海拔最高的公路线段,这个位置也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和香格里拉县的区界。我是2014年10月1日看完梅里日出后从德钦出发前往香格里拉。当天天气非常好,在垭口稍作停留,然后一路下山,在奔子栏吃过午饭,下午两三点钟就到了香格里拉。
隧道开通,天堑变通途,但垭口就失去了通道作用。只要不维护,上山的道路很快就会不堪使用,垭口或将随之消失。最后盘点一下以上18个垭口中已经开通隧道或正在修建隧道的那些垭口:
•
高尔寺山隧道:2015年12月30日开放通行
•
剪子弯山隧道:2014年12月24日开放通行
• 卡子拉山隧道:已开通放行
•
雀儿山隧道:2012年开工建设,通车时间不详
•
米拉山隧道:2015年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夏通车
• 巴郎山隧道:预计今年开放通行
微信网友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