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仓健:孤雁已远去

(2014-12-05 14:43:55)

 

高仓健:孤雁已远去

 

 

1978年,日本电影《追捕》成为中国封闭时代结束后的第一部外国电影。......这也让电影主角——硬汉“杜丘”的沉默与孤独,成为日本的一个符号。

 

刘成伟/文

 

 

http://www.chinaweekly.cn/newsimg/2014/12/zz201412031422.jpg

 

日本时间11月10日3时49分,高仓健因恶性淋巴瘤去世,享年83岁。按理讲,异国他乡一位演员过世,本是一件极其普通之事。但高仓健不同,他影响了那代人的生活审美,也引爆 了大多数人的缅怀。就像当年处于封锁之下的人们偶然在电台里偷听惯了“靡靡之音”,突然有一天要面对邓丽君之逝一样。

这是那个时代人们对生活的追问和反思,更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梦里的自己。

1978年,日本电影《追捕》成为中国封闭时代结束后的第一部外国电影。那之后,中国的银幕上开始从《地雷战》《地道战》一下子跨越到了高仓健。这种改变让观众突然意识到 原来“日本鬼子”也是有情有义的人。早期电影渲染带来的“中日仇恨”,开始被一种无国界的“爱情演绎”削减。当然,这也让电影主角——硬汉“杜丘”的沉默与孤独,成为 日本的一个符号。

其实,按照年龄界限,我没赶上这波。我对高仓健所有的印象不仅仅是认知的困惑,还有着时代的隔膜,反而不如《射雕英雄传》的郭靖和黄蓉,甚至不如《香帅传奇》的楚留香 。可我的同学中却偏偏有一个人叫杜丘,名字由来不言而喻。这就像受韩剧影响的80后生娃取名非要带着几番韩国酸菜味道一样。

无论多么伟大的人,都难逃时代的各取所好。的确良的样布是70年代的上好衣料,香奈尔的粗花呢套装,是世界大战后女性解放的宣言,玛丽莲?梦露的风靡,与邓丽君的传奇一样 ,全因时代和那个时代下的人民需要她们的风情。而那个时代自从有了杜丘,中国女人彷徨的内心开始躁动:原来,男人还可以这样。

这不可小觑,女人的审美影响男人的追求。据说,“杜丘”那件出名的风衣被颇有经济头脑的某服装厂生产了10万件,不日售罄。那一年,不论是资历和辈分都怯生生的张艺谋还 不到而立之年。他开始竖起衣领,常常沉默,并辞去了工厂的工作,考入电影学院。他说,“杜丘”是一盏明灯,为自己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其实,抛开高仓健的人格和演技,中国观众为高仓健倾倒,是因为他们在寻找那时的文化环境、人情世故、生活碎片中可以仰望、可以顾盼的一个立体的精神形象。在中国人最需 要“杜丘”的时候,他出现了。正如中国人需要崔健的时候,崔健出现一样。

当然,人们不仅留恋那个时代的硬汉,更多的是缅怀自己的青春。只可惜,粉丝的老去和影星的离去一样,都是一件主观上不忍直视的事情。“杜丘”与他的那个时代,早已不复 。我们只能在追忆里对那个电影时代硬汉透露出来的精神芬芳黯然神伤。

当然,倘若有一个人能超越中日国度,深受中日人民敬爱,成为两国人民的“共同记忆”,这个人一定是高仓健。

高仓健的离去,悲伤了整个日本,也惋惜了半个中国。不可否认,那景、那人、那事,抹不去的依然是时代里青春的美好印记。但是抛开那些时代记忆,谁的年华不老,谁的青春 不离不弃?

而今,“长安城里一切已经结束,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那就让高仓健安然地留在那个时代吧,让他继续孤独地躲开娱乐价值几乎是全部内容与核心,精神力量已全然 无息的今天!

毕竟,苍老师属于全人类,高仓健只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小群人。

 

《中国周刊》 官方网站:www.chinaweekly.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