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与事8月刊(三)

那些人与事8月刊(三)
王三山/文 肖晔/漫画
世上蠢女人何其多
http://www.chinaweekly.cn/newsimg/2014/8/fs201408190937a.jpg
一客户,快过生日了,保单周年检视的时间也临近,他说要请我吃饭,于是约了在公司附近的功德林。
他把怀孕的妻子也一起带来了,于是大家感慨了一番。去年帮他做保障方案时他还是单身呢,因为是独子,是家族企业唯一的运营者,他也担心自己万一发生风险,对企业和父母 的影响。我第一次跟他聊的时候,他还很抗拒保险,说自己准备了200万存款应急,不用担心。我当时问他自己做企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说是缺钱,流动资金不够。我说那好, 你不用给我200万,给我2万就好,我来帮你解决你的担心,其余的钱你可以拿去做生意。后来帮他做了一个方案,不到2万元,帮他创造了365万的保障。
这次见面,他告诉我,因为解决了后顾之忧,他用余下的钱刚买了4个商铺,半年内都翻番了。哈哈,能帮客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不就是我每天工作的动力吗?我也很开心,觉得 他的现金流不错,现在又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责任也更重了,就建议他调整保额到500万的终身寿。
他的妻子问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我解释说这份终身寿其实很简单,如果你的老公发生风险,这份500万的终身寿可以代替他照顾你们母子的生活、孩子的教育和双方父母的 赡养。由于妻子比丈夫年轻许多,女性一般比男性寿命更长,所以提前做这样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我以为这样她会很感动,觉得自己的老公想得真周到,没想到她一句话雷倒了我:那万一我死在他前面呢,这钱我也拿不到啊。
当然更雷倒我的是,她老公似乎并没有被雷倒,反而跟她软语温言解释这份方案对她的意义。
后来他去洗手间的当儿,她还一直说没必要,反正自己不一定能拿到。我终于忍不住慢慢地低声地对她说:如果你老公有什么风险不在了,你是愿意抱着枕头哭还是抱着钞票哭?
她终于沉默了。
我想起去年的一位客户。他41岁,是个加拿大海归,丁克家庭。有一次跟我聊起女人的安全感,他说想帮老婆买一份养老,因为没有孩子嘛,这样也许老婆会安心一些。我当时挺 感动的,觉得真的是很有责任感的男人。过两天问他,没想到他沮丧地跟我说:别提了,我跟我老婆一说这个事,还以为她会拥抱我呢,没想到她一下子就翻脸了,问我是否要跟 她离婚,所以才要帮她安排养老的事情,在家里闹得很凶。
这两个女人,第一个在某500强企业工作多年,第二个在国外生活多年。不过可能也正因为这样“蠢”,她们才能找到好老公吧。
一个老头
http://www.chinaweekly.cn/newsimg/2014/8/fs201408190937b.jpg
他是华裔。
快退休的年龄了,步履轻快讲话大声精神矍铄,他是我见过穿西装最好看的男人——每件西装就像他的第二层皮肤一样妥当,每件西装据说都穿了有10年以上——他说真正有品位 的都不买法国货,而是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成衣。
做房地产发家,据说年轻时和李嘉诚有过生意合作,有一次在加拿大一口气买了70套公寓。后又做珠宝——资金积压很厉害,又做厨具,等等。
他有11个孩子,有的很成功。他最喜欢的一个在香港是很有名的心理咨询师——每次我去香港和她吃饭都要先跟她预约时间。他说的时候很得意。那时的他不再有商人气,和寻常 父亲说起最疼爱的小女儿一样。
他常说辛苦工作就是因为孩子太多——将来要争遗产的。
自然,他女人多。
五大洲几乎都有吧,有那么多年轻女人不要名分愿意给他生孩子。有时好奇问他怎么摆平,他说摆不平都是钱没给够。我见过其中一个,一次我们约了见面,吃饭时他带了来。高 挑的北京女孩,比他小20岁,纤细的无名指上硕大的蓝宝石戒指晃得我眼花,长发,白皙,安静地笑,几乎不说话。他跟我说一开始她的妈妈不同意,除了年龄,也知道他家里还 有妻子。他也不说什么,接了母女俩去香港,带去半山,直接买了一幢在女孩名下,女孩妈妈笑了,第二天一大早说要煲汤给他喝,要多注意身体。
女人嘛,要哄的,要大方。他很果断地说。
只是,他所有保险的受益人,写的都是原配妻子和孩子的名字。
从书房到厨房
http://www.chinaweekly.cn/newsimg/2014/8/fs201408190937c.jpg
高烧,感冒头晕中,陪一个新人去见客户。
客户很年轻,某贸易公司总经理,离异后再婚,妻子刚怀孕3个月,房产有好几套。寒暄后我们问他现在担心或者关注的是什么,他说关注重疾,不过也没关系,反正有房子嘛,随 便卖掉一套,也有个三五百万,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说了一大堆反对意见。新人毕竟经验不足,开始无助地望着我。
唉,只好出手了。
我问他,这么关注重疾是为什么呢?重疾会对他和家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他说不想给家人造成负担。
哦,可是以你的条件,不存在付不起医药费的情况。再说,大不了卖套房子嘛,那还担心什么?
可是毕竟房子也是资产嘛。
哦,也就是说您的意思是最好生病了不用卖房子不用动用存款,最好由保险公司来分担这部分风险,而自己名下的资产不会因此而缩水,对吗?
是的,他连忙点头。
呵呵,保险有两个基本的功能,一个是解决问题,一个是创造价值,我想我们的服务应该完全可以解决您担心的问题。
聊完重疾,我问他,有没有什么人生梦想,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啊,退休以后想做什么?
他笑了,40岁退休吧,说想回大学做老师。
我问他是想研究学问吗?
他说不是,是觉得现在的学生很可怜,很多老师其实只关心赚钱、职称之类的,没有用心去教书育人。
我说你的读书时代估计遇到过好老师。
他立刻说是的,我的导师就像我的妈妈。
我笑说感觉您回去做老师是带着使命感去的,蛮尊敬您这种情怀。
他似乎挺认可这种说法,点点头,说其实也就是个想法,还不知道有没有学校要请自己呢。
哦,那您有什么爱好吗?
我是宅男,喜欢做饭,你不觉得厨房是一个最有想象力的地方吗?我喜欢尝试各种菜式,各种创意的做法,我喜欢每天早上去菜场买菜,去讨价还价……
啊,怎么感觉像退休老头的生活啊?
呵呵,你说对了,我就是穿着老头衫趿着拖鞋去菜场的。他得意地大笑。
他问我有没有看过一本书《从书房到厨房》,是一个教授写的,那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我看着他,坐在沙发上俨然一副成功人士的外表,可是说起这些话题的时候,他忽然已经去到另外一种境界,恍然已经退休,正在过着从书房到厨房的生活,真好!
你呢,他问我,什么时候退休啊,退休以后干什么?
我啊,45岁吧,退休以后不教书,去读书,最好去北大读考古。
他也笑了,不错不错,咱们互相鼓励。
很愉快地结束了面谈,他说没想到聊保险也能聊得这么开心。这下我笑了,我说不用退休啦,我每天都在过我喜欢的生活,只是退休以后换种活法罢了。
回去路上,新人崇拜地看着我,然后问我,你感冒好像好了嘛。哦,我忘了。
其实,遇见这样的客户,会很享受这样的工作。工作本身已经是最好的奖励,而且,还学到东西。我想,我有空会去找那本书来看看-----《从书房到厨房》。
《中国周刊》 官方网站:www.china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