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与事8月刊(一)

那些人与事8月刊(一)
王三山/文 肖晔/漫画
【第三章】
保险圈:爱与承诺(接上期)
做了几年投资理财,深感国内投资市场的不规范、投资客心理的不成熟和客户财务安全规划的重要性,于是决定再做保险玩玩。
在保险公司遇到的人和事就更有意思了。
赚钱好陌生
http://www.chinaweekly.cn/newsimg/2014/8/fs201408131107a.jpg
前面故事里的那个主妇,就是丈夫要跟她离婚的那个,后来在我的介绍下,成了我的同事。刚工作不到一个月,突然跟我说不想做了。我问她原因,她说她要的工作是高收入和自 由的时间安排,而她的期望落空了,所以打算放弃。
我直接问她,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她说继续发简历找工作。我问她有高收入和时间自由的工作在等她吗?她说没有。
我问她,有想过她才开始工作一个月不到,而高收入是需要有前期积累的吗?她说知道,但还是觉得太慢了。
我无语了。做主妇时间长了,大概花钱是习惯了,可是赚钱已经很陌生了。她完全不知道现在外面的形势,一个45岁的主妇能找到什么工作呢?哪家公司会找一个已经10年没有工 作的人呢?
这些她都知道吗?
从家庭到职场,从不操心到凡事亲力亲为,我知道这个挑战对她有多大,可是我知道,她还是被这些年的安逸生活给毁得差不多了。
出家
http://www.chinaweekly.cn/newsimg/2014/8/fs201408131107b.jpg
一客户,挺帅的,人也优雅有风度。某天晚上,他叫了朋友说一起去喝点酒,那天高兴,就答应了。
他说能不能喝白的,我看他兴致很高,平时跟他交流也很愉快,就说行啊,一人要了一瓶二锅头。白酒吧,其实觉得衡水老白干挺好的,或者就五粮液,可惜店里没有。
他兴致很高,主动说起自己的故事。他是同济学桥梁的,我问他为何没有从事自己的专业,他说有个师兄毕业后在设计院工作,后来设计的一座桥梁倒塌死伤2人,从施工和监理一 直追究到了设计,他同学被判了3年缓期执行。后来查出来不关他同学的事,主要是施工方偷工减料。但这事对他同学影响很大,对他也影响很大。
我狡黠地望着他笑说,我相信这个事情对你的影响,也相信这是个理由哦,我猜你大概不是很喜欢去设计桥梁吧。他也狡黠地望着我笑说,鬼灵精,被你猜到了,我确实觉得一辈 子设计桥梁没什么意思,所以先去GE混了两年,后来就出来开公司做生意了,中间也一度去加拿大留学。
酒过三巡,我望着他那张俊朗的脸,问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大概你身边的人都觉得你很帅,可是不知为什么,我一直觉得你穿过的所有的衣服都跟你很不配。别看你每次西装 革履的,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可是又说不出来。
他这次没笑了,微微叹了口气,深深地望了我一眼,然后说:我曾经去新加坡短期出家过。
那就对了,我大叫,你应该穿僧袍,那就是你的衣服。我都能想象你一袭僧袍的样子,就象中年周润发曾经演过的一个僧人,他个子高大,出家后应该就是那个样子。
他这次笑了,说我怎么这个也瞎猜到了。我得意:就是奇怪的感觉呗。
他说那次是和上海的六个僧人护送普陀山的一位98岁的高僧去新加坡抄《金刚经》,他是六大护法之一。
我问他在寺庙里感觉怎样?他说就一个字:静。
环境很安静,心里很平静。
方丈帮他取了一个法号,叫悟天,说他心气太高,要懂得领悟天道的意思吧。
也许,以后我是会出家的。喝完最后一瓶,他幽幽地说。
那你怎么回来了?我问。
因为不让我吃肉啊。他大笑。
是抵挡千万种诱惑难,还是坚持一种信仰难呢?记不清楚了,貌似是《晚娘》里说的?
时尚拾荒族
http://www.chinaweekly.cn/newsimg/2014/8/fs201408131107c.jpg
因为工作的关系,有一段时间跟猎头接触比较多,学习怎么“贩人”。
朋友介绍一猎头,于是约了去他公司见面。
先是闲聊,我随意问他家乡何处,来沪几年。他倒蛮健谈,2002年来沪,川大毕业,带了400元出来……当时完全没有概念,觉得足够自己生活了。至于工作,应该不难找吧……年 轻啊,太可爱了!
第一份工居然是去了安利。让他上台发言,谈人生规划和梦想,他冲上去讲了40分钟不带喝水的。主持人大为欣赏,台下也掌声雷动,他感觉好极了。当然最后也没去做,毕竟是 学计算机的,还是进了网站,一直到做猎头。
我请教他如何贩人,他诡异地笑笑说,简单,学会怎么跟他们臭味相投就对了。
我问他现在的梦想呢,他忽然压低声音,神秘地问我,有没有留意到现在城市里有一种新人类?大概十八九岁左右,每天背个双肩包捡垃圾,只捡矿泉水瓶子,戴个棒球帽压低遮 住大半个脸,随时都在听耳机。每天大概能有二三十元的收入,能够解决吃饭问题后就不再捡了。晒太阳听音乐发呆,没有生活压力,每天非常简单、自由。他向往地说,现在就 想过这样的生活。
我笑,这倒应了那句老话:做了三天乞丐,给个皇帝也不当。
记得以前有个台湾客户跟我说,小沈阳这种人或者说这种俗文化这么走红,说明大陆人的生活压力真的很大。
我是保险的受益人
去拜访一个转介绍的客户,26岁的女孩子,长发高个,一看就是初涉尘世,清澈的眼神里还带着校园的清新。
“我很认可保险,我是保险的受益人。”这是她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
我还不太适应——毕竟社会上大多数人还有着“防火防盗防保险”的观念,早已习惯了被陌生人一开始就拒绝。于是就笑问她为什么,她给我讲了她的故事。
她的母亲早逝,生前是某国营企业的厂长——标准的女强人,父亲也是同一个厂,但只是个普通工人。母亲生前为自己买了一份终身寿险,保额20万,受益人写的是她。母亲在不 到40岁的时候查出来罹患胃癌,半年不到就去世了。那时她还在读小学,家中积蓄不多,大部分都花在为母亲看病上了。母亲临终时跟父亲说,20万的保险留给她:10万用来上大 学,10万用来给她做嫁妆。父亲答应了。
母亲走了以后,父亲很快又结婚。继母是农村人,没有收入,嫁过来不久给她生了个小弟弟。所幸有母亲留下的20万,继母知道她将来的人生大事不会占用家中的开销,对她也还 客气,父亲也没有要求她退学工作。她后来考上上海的大学离家求学,本科和研究生求学的所有开销也都是用的母亲留下的10万,没有花家中的钱。
她现在有男友,打算近期结婚。她说幸亏有母亲留下的嫁妆,否则以她的家境和刚毕业的收入,根本没有办法和男友白手起家谈婚论嫁。
“我真的很感谢那个当年和我母亲谈保险的代理人,如果不是有这样的代理人去找我母亲,我的人生可能都要改写。”她非常真诚地跟我说。
我做了几年保险,每天跟人们谈论保障的必要性,但也是第一次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保险受益人站在我面前跟我讲述这样的例证。那一刻真的是很为自己的职业骄傲。
环游世界
http://www.chinaweekly.cn/newsimg/2014/8/fs201408131107d.jpg
环游世界大概是很多人的梦想-----仅仅是梦想而已,真正能做到的还是不多。
他给我电话的时候,我只是理解成一个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在实现这个梦想之前帮自己买一份保险而已,也很想知道他是怎么积累财富的。
我们约在美术馆旁边的星巴克露台咖啡座见面。阳光好到刺眼,抬手挡阳光时我眯着眼睛看到有个中年男人,面前两杯咖啡。我试探地问一声,他半欠身点头。我微笑着过去坐下 ,继续微笑,掩饰吃惊:秃顶,瘦小得几乎是跌坐在座椅里,右手无力下垂放在大腿上,左眼上吊------他很坦诚地说之前曾经因为高血压而脑中风过,当然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 了。
我略好奇地问他从事什么行业,现在就可以过这种财务自由的生活了。既然是10年前中风,这些年的生活是如何支撑的呢?他只淡淡一句:以前做房地产的,我银行存款的利息都 够我环球旅行好几圈了。
国内他已经走遍,国外已经去过五十几个国家……不过都是跟旅行社,所以这次他想以自助的方式去旅行,换一种玩法。“其实,去哪里无所谓,看不看景点也无所谓,我就是出 去走走。”他继续淡淡地说。
那您不旅行的时候有什么爱好吗?
没什么爱好。
打牌吗?
打得少,我每次都输。他大笑。
他是很早就财务自由了,可是人生真是公平啊,他比大多数人更早获得财富,却又没有足够的资本来享受。
我望着他,他文化不高,言谈一般,也没有很高的文化艺术鉴赏力,没有创造力,没有要去做公益的计划。于是他只能去旅行,一遍又一遍,环球都可以走好几遍。这样的人生… …
他最后没有通过公司核保。脑中风的病人很容易再次中风,而再中风的话,生命很危险。他很有钱,不过已经是保险公司拒保的客户。公司也征询过,据说是因为再保险公司不愿 意承接这个客户。
《中国周刊》 官方网站:www.china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