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苦谁知道

(2014-06-10 14:24:49)

谁苦谁知道

 

中国周刊 记者 寇建平/组织并撰文 

 

寇建平:毋庸置疑,在燕郊的北京人基本都有“燕郊式艰辛”,但是住燕郊的人都有一股精气神,就是我要奋斗。每天这样跑, 心理上有一种在路上的奋斗感,这种艰辛,你们如何看?

 

谭桥英

谭桥英:我们既然在燕郊了,就想在北京获得更好的收入和生活,以便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为了这样的目的就不停地奋斗,现在比较年轻,所以会更多地去加班 也无所谓,但是我们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四十岁以后怎么办?

 

谭桥英:我觉得我在北京应该算是咱们这里头最辛苦的,做电商本来就很辛苦,加班到十一点这样的情况是常有的。十一点的时 候没有拼车也打不到出租车,会觉得自己太不容易了,真的太不容易了。然后比如说在打雷又下雨的时候,我觉得作为一个女同志来说这种生活成本太高了。

吕淑蕊:我绝对属于一种逃离的心态,像我本身来说,上有老下有小,真的是有那种疲惫的感觉,每天都要上班、坐班,每天要 面临交通的考验,如果燕郊能够有一个就业平台的话,就会好很多。我身边有一位妈妈,她也是出于这种考虑,上周辞的职,然后这周就自己开店了。

韩福东:我有一个朋友在厦门,最近一直拉我去厦门定居。

寇建平:你也想逃离?

 

睡城

燕郊经济开发区密集的住宅楼群,已成为北京上班族的“睡城”。

 

韩福东:我其实挺想在北京混的,不知道出于什么动机,我也没有仔细梳理过。北京圈子大机会多,可能有这种幻觉。

袁国宝:是的,在这里已经有你的圈子,有你的人脉、平台,这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替代不了的,所以大家都忍着雾霾还在北京混 着。

谭桥英:我们既然在燕郊了,就想在北京获得更好的收入和生活,以便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为了这样的目的就不停地奋斗,现在 比较年轻,所以会更多地去加班也无所谓,但是我们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四十岁以后怎么办?所以未来其实才是让我们关心的问题,现在我有这个力量去吃苦,也愿意吃苦,就 是为了未来有更多的把握。如果可能的话,我还是愿意去北京买房。

袁国宝:燕郊肯定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凡住过来的人基本上对这里感觉不错。但是燕郊的生活 成本确实很高,比如小孩上学。燕郊二中算燕郊最好的高中,你要想上,找关系至少也得七、八万块钱,没有关系差不多十万吧。用我的话说,你能看见你未来的开销是直线上升 的,但是你也能看到你的收入一定是在往下的。

张友红:而且燕郊的潜规则很多,因为它是个小镇,本身就不如北京开化,拉关系走后门的特别多。

袁国宝:我个人认为这是燕郊的优势,北京是有钱人、官员、明星混的地方。如果你在燕郊生活,你混两三年一定能把当地政府 搞定,能顺利地办一些比较难办的事情。因为你有工作的优势,但是你在北京完全不可能。

张友红:就是同流合污呗。

袁国宝:也叫特色化生存。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中国周刊手机客户端


IPhone版   Android版

 

《中国周刊》 官方网站:www.chinaweekly.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