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住在河北的北京人

(2014-06-09 14:28:45)

住在河北的北京人

 

沙龙时间:2014年5月11日

沙龙地点:燕郊一树花开咖啡馆

沙龙主持:《中国周刊》记者 寇建平

摄影:《中国周刊》记者 陈李

 

参会嘉宾:

当当网资深运营经理 谭桥英

《纸界》杂志主编 张友红

北京宏毅时代人事经理 吕淑蕊

《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 韩福东

奇虎360媒介高级经理企业沟通部 袁国宝

 

住在河北的北京人

燕郊人拼车,也拼搏。每天都有一种在路上的奋斗感。

 

燕郊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小城市,完全没有北京的喧嚣。商业街是平直的,很宽,欧陆风情的建筑、不错的绿化,满街的鲜花。

但同时,燕郊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起码对于住在北京的人感觉是这样的:名字是北京的,地界是三河的,历史是蓟县的,网购是通州的,公交是北京八方达,客车是河北客运。 住的是在河北过夜的北京人,就一睡城。

它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典型样本。因为一篇《开往北京的814路公交》的体验式报道,“等车队伍最长达300米,挤上一辆公交最夸张时要40分钟。许多老人天不亮就出门,给儿女 们排队‘占坑’”,从而让燕郊有了其独特的“燕郊式艰辛”。

《人民日报》评论住在燕郊的30万上班族:“梦想是有成本的,应该破除‘不费劲而成功’的心理”,指出“北京是希望之城,大把的发展机会,足以弥补跋涉之苦”。

毋庸置疑,在燕郊的北京人基本都有“燕郊式艰辛”,但是住燕郊的人都有一股精气神,每天都有一种在路上的奋斗感。

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自选的苦,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因为几乎人人都有对成功的渴望、有强劲的改变命运的动力。

焦虑、拥挤、不舒适,艰辛背后,是一群有梦想、敢打拼、敢负重的族群。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中国周刊手机客户端


IPhone版   Android版

 

《中国周刊》 官方网站:www.chinaweekly.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