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
所有的流逝,都在她的脸上。
那些青春,那些美丽,那些时间,都去哪儿了?
青春还在,美丽还在,时间还在,从她的脸上,流到我们的身上。
在你的节日,看着你的年轻,抚摸着你的皱纹。
所有的时间,都因你而伟大。
不要忘了:5月11日,母亲节。
【母爱似接力 生命才绵长】
母亲:王辉 84岁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离休干部
女儿:李青萍 63岁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退休干部
外孙女:游筱 34岁 广州焙乐道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职工
重孙子:古云麟 1岁
照片跨度:54年
照片背景:1960年离开沈阳去北京,这是离开前夕的留影,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对时光的感悟:时间,对我来说是一种情怀,一种忧伤,更是一种温暖今生的记忆。如今看到儿孙绕膝,比起感念时光,我更享受这种幸福 。再了。
【琴音伴岁月 指尖爱飘荡】
母亲:于波 北京凯旋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儿子:范黎 29岁 北京某科技公司游戏策划
照片跨度:32年
照片背景:1982年,我在沈阳音乐学院学习,这是学校最好的一台三角钢琴,与音乐陪伴的日子很美好。
对时光的感悟:青春远去,爱在心中。
【倩影存温暖 眉间有阳光】
母亲:张孝廉 75岁 音乐教师
女儿:王红 48岁 北京西城区教育委员会
照片跨度:56年
照片背景:1956年夏,我正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上大二, 跟朋友出去玩,后来看路边有照相馆,就进去了,不经意就留下了这张青春的记 忆。
对时光的感悟:往事不堪回首,从大学时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到老太太,虽然现在家里依然充满了音乐,但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韶华已 逝,青春不再了。
【家园是脚下 今生不远航】
母亲:石长生 66岁 退休职工
儿子:孙涛 44岁 北京某商贸公司代表
照片跨度:44年
照片背景:1970年,我第二次去山西甘亭探望当兵的丈夫,在部队营房前留了这张影,回来以后就有了儿子。
对时光的感悟:我从有孩子到现在,一晃就过来了。没想到就68岁了。一照镜子,满头白发,才发觉自己老了。
【幸福在眼里 只愿永守望】
母亲:王兰亭 59岁 铁道部设计院设计师
龙凤胎
儿子:张彬 32岁 《建筑》杂志社记者
女儿:张萌 32岁 慧聪网用户体验部经理
照片跨度:27年
照片背景:孩子们5岁时留下的这么一张照片,不是名胜景地,也不是名牌相机,只是在离家很近的开放式小公园里,我和孩子们开心地对视 。
对时光的感悟:对时光的感悟:27年后的今天,我又与孩子们复制了当年的情景。孩子们长高了,对视的神情从开心变成温馨。我和孩子们 都知道,时光是无法复制的,人类的繁衍、家族的传承,赋予我了一个伟大的称谓:母亲。
【依稀如昨日 唯见发涂霜】
母亲:齐贵梅 69岁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女儿:高岫 35岁
照片跨度:48年
照片背景:1966年,文革开始。我当时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二年级读书,两个老乡来北京,我们一起去了天安门。
对时光的感悟:自己变化真大,天安门变化真大,北京变化真大,时代变化真大。刚来北京孤身一人,结婚变成两个人,后来当上妈妈,全 家变成三个人,四个人。现在当上奶奶、姥姥,一家有八口人。这辈子时间都奉献给国家和家庭了,现在想来觉得挺值。
【时光虽不再 青春仍红妆】
母亲:李雨菲 38岁 女企业家
女儿:朱珠 4岁
儿子:Eric 2岁
照片跨度:20年
照片背景:那一年是1994年,我十八岁,刚刚来到北京,身上的红衬衫看起来很土,可还是向姐姐的同学借的呢。圆明园的满目苍夷令我有 些悲伤,从那时候,我也开始了曲折的北漂生涯。
对时光的感悟:二十年时光倏忽划过,当年的感伤少女已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并且怀揣梦想,走在京城创业的路上,成为专业的金融理财 专家。时光带去了青春的容颜,却也给了我一个充实的人生。
《中国周刊》 官方网站:www.china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