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具行业奋起砸“洋葱”

(2014-04-14 13:59:44)

 

家具行业奋起砸“洋葱”

 

 

只有从根本上寻找到相对平衡的路径,才能支付得起“洋葱文化”这一透支帐单。

 

中国周刊 特约记者 闫晓雨 

 

家具行业奋起砸“洋葱”

2012年11月,双叶起诉同行“赖氏家具”侵犯其专利权,家居企业外观专利官司几乎打不赢的魔咒首次被打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确认,赖氏家具生产销售的床头、 玄关台家具产品侵犯了双叶的外观专利,并判决赖氏家具赔偿双叶家具46.78万元

 

在家具建材行业,抄袭并不是新鲜事。随便逛一逛位于城乡结合部的那些建材城、家具城,你可能会看到全世界的精妙设计——当然大多是“模仿秀”。

然而尽管如此,在2014年“3•15”前夕,一起家具设计知识产权侵权案的判处,还是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2月19日,双叶家具实木有限公司诉北京傅航一统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一案尘埃落定,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双叶”胜诉,并获得由“一统”赔 偿的370万元。这个数字也创下了中国专利制度建立以来,家具行业里最高的赔偿金额。

谈到这次胜诉的感受,双叶总裁高非用“给力”两个字来形容。

“双叶选择维权,并没有想过后果,只是很单纯地想从根本上保护市场环境。而在最初,很多人都劝我们算了吧。”高非说。

早在这起案件之前,双叶就因为胜诉赖氏家具专利侵权纠纷案而名声大噪。可事实上,揭开这浮夸噱头的表层,在双叶拿起法律武器准备背水一战时,业内没有人敢笃定双叶会赢 。大家都知道,这类官司所消耗的时间成本高,地域跨度大,弄不好就是一场徒劳的奔波。

也正因为如此的维权现状,才导致克隆产品大肆横行,形成了所谓的“洋葱文化”——企业间的众多产品外观高度相似,就像洋葱的每一层面,连纹理脉络都如出一辙。

“好酒落得千家卖”,这话本是没错。但若经过一番偷梁换柱,那味道可就大相径庭了。

对此,高非也深有同感:“尤其是家具这一行业,它所面对的消费群体相对稳定,而只有保证产品的好品质高价值,才能保证客户的延续性。”

曾代理过多起专利纠纷案件的王国华律师表示:“世界上之所以有知识产权日,是想通过这样的宣传,帮助社会公众认识知识产权,希望大家遵守法律制度,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成果。”

也有人提出,要想避免洋葱文化的侵害,首先要提高消费者的辨别意识。对此,高非却有不一样的理解:“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消费者,如果真有一天,大家连去市场买菜都 得自己拎个秤,那这个社会就危险了。”

高非认为正确的解决方案是:先让企业自身变强大,在拥有独立特色的创新文化后,再借助媒体的维护和法律的保护,最终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赢。

“只有从根本上寻找到相对平衡的路径,才能支付得起‘洋葱文化’这一透支帐单。”他说。

“在米兰家具展上,有一千个展位就有一千件不同而都有所亮点的家居。而在中国家具展上,若是发现哪件家具格外受欢迎了,不出一年,全国各地就都有它的‘兄弟姐妹’了。 ”谈到家具行业的现状,高非多少有些无奈。

如何才能让知识产权不变成知识“铲”权?2014年3月16日,国内第一家“中国家具知识产权快捷维权救助中心”在东莞厚街正式落户,这是企业积极维权的成就,也是业内组织的 众望所归,标志着家具行业从此“状告有门”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中国周刊手机客户端


IPhone版   Android版

 

《中国周刊》 官方网站:www.chinaweekly.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