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中台湾

(2012-09-25 10:20:32)
标签:

杂谈

给我印象最深的台湾天气,自然就是台风了。

初到台湾时那几年,每逢台风天,看见人们都往家跑,我却拎着伞躲在骑楼底下看风雨。记得有首台湾校园歌曲叫《雨中即景》,里面大概是这样唱的:哗啦啦啦啦下雨了,看到大家嘛都在跑,叭叭叭叭叭计程车,他们的生意是特别好(你有钱坐不到)。轰隆隆隆隆打雷了,胆小的人都不敢跑……

在台湾,能像我这样满世界追着看台风的,不是脑子秀逗了就是阿呆样的人。

看台风,能看出什么名堂来?北京今夏一场暴雨,让我更加明了,看台湾的台风,还真有点名堂。

台中市的北屯,靠近大坑山风景区的这一片城区,有几处蜿蜒在城市里的排洪沟。其中离家不远的排洪沟有两条,房后的火车站附近的叫绿川,不远的那条叫柳川。我起初很奇怪,排洪沟居然还有名字!丈母娘告诉我,那是日据时代日本人修的。柳川沟深有数米,阔有十几米,在北京就算是一条不小的河了。这里,却只能算是排洪沟。

在台湾,台风与暴雨,基本是哼哈二将。每逢台风暴雨天,我总要打电话去问候,丈母娘常说,没事儿,咱家这边再大的暴雨也淹不着。

有一次,我追着台风暴雨去柳川排洪沟,想看看那里的风景如何。此时的排洪沟,水几乎贴近岸堤,岸堤之上是两米多宽的步行道,步行道一侧有一人高的墙体。而这一切,都在马路的地平线以下。洪水滔滔归滔滔,但即使洪水再上涨两米、也还有宽两米、高两米的空间。

又一次,在晴天路过柳川,走在排洪沟边上的步行道上,看到有个环保清洁队员手里拿着长长的杆子,一边走,一边将河道里的落叶树枝和飘进去的杂物捞上来,隔不远一堆。他身后还有一位,一路将杂物装进袋子。路面上则有垃圾车,将一包包杂物吊上路面,再装进车。老婆告诉我,这样的排洪沟清理作业,在台湾大大小小城市很常见。

后来在鹿港小镇,我再次见识了台湾的另一种排水设施。

去鹿港小镇玩之前,同行的家人就告诉我,这座小镇依然保留着日据时代完整的模样。和大多数保持着历史原貌的台湾小镇一样,采光、给排水设施与完整的小镇外观十分协调,让我这个外来人感到新奇。

去妈祖庙的路上,路两旁商铺前,有一排很不起眼的地沟,不仔细看,实在发现不了它的存在。妈祖庙当天正举行着春假的祭祀活动,身旁有位庙工在维持秩序。我和他聊起天来,从罗大佑聊到小镇历史,无所不谈。我奇怪地问他,看小镇的道路两旁好像没有水篦子,要是下大雨积水怎么办?他很茫然地问我水篦子是什么东西。听我解释完,他笑了笑,指着我脚下一处突起的石板说,这底下就有你说的篦子那样的东西。同样具有通畅的排水功能,又不失巧妙的设计,这就是城市的精致和用心。而且,迄今为止,小镇也没有因为一场大雨,让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感到不适,更不用说被淹了。

从台北到台中,高速路贯穿南北,时常能路过一些很宽的桥梁,桥下乱石密布,蜿蜒其间几条小河。但每每雨季从电视画面上看到的桥下洪水,几乎能将宽约几公里的河道全部占满。河道里会有漂流木,老婆对我说,捡拾漂流木是违法的。我还真有些纳闷儿,她解释说,政府部门担心公众借口捡拾漂流木而上山乱砍乱伐,所以才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政府会有环保部门专人负责打捞淤积在河道内的漂流木。

说到漂流木,就不得不说到台湾08年的暴雨,导致山洪摧毁庐山温泉风景区,整幢大楼坍塌倒在洪水中的可怕场面,让人记忆犹新。据媒体的朋友讲,这都是人为在山上私建的违章建筑,占据了河道,再加上多年山上开垦植被造成的恶果。水患之灾近些年常困扰台湾,并非都是天灾,旅游人数暴增,无序开发私人土地,巨大经济利益驱动,又有不良立法委员滥用权力作伥……恶行必然带来恶果

我私下琢磨这话的意味,大陆在这些年又有哪处做得更好呢?

每逢夏季来临,街头巷陌和大陆一些城市一样,总会集体喷洒农药,杀蟑螂灭蚊蝇。城里的透天厝楼后,有一处排水沟,喷洒农药之前,总会有清洁队员,打开排水沟盖子,跳进半人多深的沟内,清淤泥,捞杂物,然后再打药。这些措施,除了有效避免登革热的爆发蔓延,更是有效防范了雨季到来时,因沟渠不畅堵塞,导致城内积水。而更为可贵的是,我在台湾大街小巷几乎见不到随手乱扔的垃圾。优良的排洪沟渠设计,公民社会的防患意识,加上及时有效的各种防洪手段,就成为宜居城市的良好开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