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记者 杨洋
综合报道
10月7日,2011年诺贝尔和平奖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公布。也门女记者塔瓦库·卡曼与利比里亚女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利比里亚活动家莱伊曼·古博薇一起分享了2011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阿拉伯女性,也是历届和平奖最年轻的得主,今年32岁。
诺贝尔委员会赞扬三位女性采取非暴力形式为维护妇女的安全和权益进行斗争,全身心投入和平建设工作,并指出:塔瓦库·卡曼在最具考验性时刻,在为妇女权益,为也门的民主和和平之奋斗中,扮演了一个领导角色。
卡曼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人权组织“无锁链女记者”的领导人。家住也门南部城市塔伊兹,父亲曾经在萨利赫政府内出任部长。在一个保守社会中,她长期为争取女性平等权利而努力。也门全国各地从今年1月下旬起陆续发生反政府示威游行,要求已执政33年的总统萨利赫及其在政府任要职的亲属立即下台。卡曼投入反对派阵营,参加示威,是也门近期抗议活动的领导者之一。今年1月23日,卡曼曾被当局抓捕,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她组织非法集会、煽动暴乱及扰乱社会治安,但批评者认为这是政府对她呼吁总统下台的报复。24日,也门政府同意卡曼保释回家,但强调仍将对其罪行展开进一步调查。
从2007到2010年,卡曼经常领导人们在政府前面的自由广场举行集会与静坐活动。2011年1月29日,卡曼被捕释放后,又领导了另一场名叫“愤怒日”的抗议活动。2011年3月17日,卡曼在一次示威中再次被捕。她所领导的这些抗议活动被半岛电视台制作成“People
and Power”(人民和权力)系列中的一集纪录片。
作为也门妇女积极形象的代表,卡曼曾在《华盛顿邮报》、《多伦多星报》、《时代》等西方媒体上频频亮相。在2004年,当她在华盛顿一次会议上,上台发表有关人权的文件时,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摘掉了遮盖面部的面纱。这是其成年生活中第一次在公众面前露出了面容。她解释道:“对一个在公众场合和社会活动中工作的女人来说,戴着面纱是不适宜的。人们需要看到你,需要跟你交流。在我的宗教(伊斯兰)里,是没有提到要戴面纱的,戴面纱是一个传统习惯而已,所以我把它摘除了。”
尽管她承认,那是一个挺难的决定,她接受了这个决定并义无反顾地进行下去。她呼吁其他妇女和女社会活动家们,把面纱摘除。
在也门,妇女的社会地位一直很低,文盲率高达67%,一旦发生粮食短缺危机,妇女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女性参政率很低,尽管内阁中有两位女部长,不过自2006年以来,也门一直在全球性别差距指数排名中垫底。
卡曼与其他女性人权活动家的行为振奋了人心。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扫盲课程,有的回家后甚至向丈夫和兄弟要求获得受教育、继承财产和参与政治的权利。此外,卡曼还为整个也门社会发出呼吁,要求解决失业和腐败等民怨。
卡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对记者说,她把这个奖献给“也门革命中的青年”,并说获奖是也门反对萨利赫运动的胜利。她说:“这是一个信号:阿拉伯独裁时代结束了。这是向也门政权和所有暴政政权发出的一个信号:任何声音都无法掩盖自由和尊严的声音。这是发生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和也门的阿拉伯之春的胜利。我们的和平革命将会继续,直到推翻萨利赫政权,建立一个公民国家。”
http://www.chinaweekly.cn/bencandy.php?fid=60&id=574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