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周刊
中国周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11
  • 关注人气:8,0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沉重的Dolce

(2011-01-26 13:46:13)
标签:

杂谈

文/ 徐戈(音乐人)

http://www.chinaweekly.cn/upload_files/other/_20110126110148_TDxpL.jpg

    于爱情,
    我们发现了并不年轻的诺言;
    于真理,
    我们找到了仍未泯灭的良知。
    ——为米开朗琪罗诗谱《组曲》,1974


    两个月前的圣诞节,馋宗大师沈宏非聊天时问我:2011新款大切诺基吉普(JEEP SUV)的广告音乐很不错,听着耳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是出自哪位作曲家之手?

    尽管岁末雪落冰封,但看罢广告的我,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

    文明的碎片,出色之混搭。Dmitri Shostakovich Jazz Suite No.2-Waltz,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号爵士组曲,热烈奔放,脉脉温情;华尔兹主题,旋舞翩翩明快轻盈,为那呼啸的越野大马乘上了歌声的翅膀。

    提到老肖,我们似乎更为熟知他凝重沧桑的民族使命感与内省深刻的音乐创作风格: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第五交响曲《革命》; 第十一交响曲《1905年》等等,无一不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暴力与悲怆、捍卫与拯救、人性与磨难、挑战与呐喊。

    而这些不朽之作背后,却隐匿着音乐家诸多创作辛酸。

    1945年1月他给友人格利克曼的《肖斯塔科维奇书信集》里说:

    “我的生活条件实在恶劣,甚至缺少最起码的条件:每天从早6-18点停水停电,而从15-18点这段时间更困难,那时的天色已黑,没有灯光,我的视力又差,根本无法在煤油灯下写东西,灯光昏暗导致神经过度疲劳。我刚签了一份给地方工业局人民委员部的报告,请求他们拨给斯大林奖金获得者、人民演员、功勋活动家等一大批骨干作曲家煤油和煤油炉,由于停水停电,艺术家的创作效果正剧烈下降。”

    身处风雨飘摇的斯大林时代,肖斯塔科维奇的隐忍与黯然始终无处回避。内心高度紧张,精神压力和惧恐如影随形。用他自己的话说,折磨了他一辈子的主题就是等待枪决;而他的每一部交响曲都是一座墓碑。

    没想到老肖这般沉重之人,却写得出如此dolce(意大利音乐术语:优美)的音乐!话题至此,沈爷感叹道,这旋律,这腔调,简直相当于郭沫若四九年后写的打油诗了!完全不是老肖风格,判若两人呢。

    是啊,暗红尘霎时雪亮,热春光一阵冰凉。

    Jazz Suite No.2(第二号爵士组曲),断然不是肖斯塔科维奇意外的婉转温情。

    它是一道象征,刻在侮辱岁月的枝干;是一滴喜泪,凝结于喧哗骚动的深海。

    《见证》回忆录中,音乐家俨然静如哲思,他说:若想保住某件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理它。爱得太过的东西容易毁灭;我们要学会冷眼对待一切,特别是你心爱的事物。只有这样,它们生存的机会反而多一些。这大概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秘密。

    老人们不懂这个秘密,但愿年轻人能幸运一些。

    雪藏前,那就跳一支舞吧;沉重的Dolce,只是为了忘却。

    华尔兹乐音飞扬;就像冬夜沸水腾起的白色蒸汽,丝丝袅晴;

    而岁月那把苦役的茶壶,却屡屡被注入寒冰。

    自Jazz Suite No.2 组曲后,老肖几乎再未涉及同类题材的创作。

    终其一生谱写悲怆主题,也许是期望给予心底里温暖乐音以更多生存远景。

    作曲家创作风格与创作动机永远背道而驰。

    辛酸的秘密说穿了,是不愿爱得太过,而让真爱的那些美好招致灾难灭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