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记者 张友红 综合报道
8月8日,星期天。
英国街摊上,摆出来的报纸,一股脑儿在头版刊登了一个女子的照片。她,年轻,美貌,目光清纯,还透着些许性感。
社交网站“Facebook”上的一些网友会一眼认出:这就是那个放弃英国高薪,去阿富汗做医疗援助的女子,吴凯伦(Karen
Woo)。吴凯伦在“Facebook”上有自己的主页,属于明星网友。
凯伦对自己评价,“我身体里有冒险的天性”。喜欢冒险喜欢挑战的吴凯伦经历丰富。从小学习舞蹈,高中毕业后,她先后当过现代舞舞者、T型台模特,甚至还在马戏团表演过走钢丝。22岁时,凯伦进入医学院深造。毕业后,在英国著名的圣玛丽医院当了5年外科医生,接着又前往伦敦一家大型私人医疗机构担任医疗主管,并拥有一份年薪十几万英镑的收入。
但是,这次,让吴凯伦出名的却是,“死亡”。
8月6日,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分子杀害8名外国医生,吴凯伦是其中唯一一位华裔英国人,她的父亲是香港人,母亲是英国人。她本准备几天后和未婚夫双双飞回英国完婚。
但是,噩梦改变了一切。由于工作,吴凯伦经常远赴偏远乡村,她的工作主要是帮助治疗孕妇。这次救援任务也一样,去往的是阿富汗东北部的巴达赫尚省。在结束了两周的医疗救援后,吴凯伦和自己的同伴要返回居住地首都喀布尔。8月6日这天早上,返程中他们穿过一片森林,十几个手持步枪的武装分子,忽然从半路闪出,截住了医疗队。
据后来一位生还者回忆,恐怖分子在搜完医生们的衣袋后,让医生们站成一排,用AK-47自动步枪对他们逐一“点射”。这位生还者是一名司机,生死关头跪下,大声背诵《古兰经》,逃过一劫。
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8月7日对媒体宣称,之所以要杀死这些医生,是因为这些人在当地传播基督教,在这些人身上发现了翻译成当地语言的《圣经》,塔利班因此惩罚了他们。塔利班是极端宗教主义恐怖组织,绝不允许信仰其他宗教。
消息传到英国,全国哀悼,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给她重新定位,不是“社交明星”,而是“英雄”。
吴凯伦和阿富汗的情结源于两年前。
一次偶然的阿富汗之行让吴凯伦回到伦敦后,辞去了高薪工作,加入慈善机构“偏远医疗国际”。
2009年3月,吴凯伦发起了一个名为“阿富汗桥梁”的慈善活动。为此,自己在博客中说,“我已经完全破产,还要深陷战场”。
2009年10月,再次回到喀布尔时,她一边行医,一边拍摄纪录片。面对艰苦的条件和随时而来的危险,她坦言自己并非不害怕,然而“到处都是黑色幽默,这能让我们控制恐惧的情绪,保持镇定,继续工作”。
阿富汗带给凯伦的,不光是工作上的成就感和出于人道主义的欣慰,还有爱情。在阿富汗期间,吴凯伦认识了史密斯,并很快热恋,未婚夫史密斯是英国退伍军人,在阿富汗担任安全顾问。在接受英国《太阳报》采访时,史密斯表示一定要见女友最后一面,确定她死前是否受虐待。令他欣慰的是,“凯伦衣着完整,没有受虐待。”
悲痛之时,英国一家报纸刊发评论称,如果不是发生惨剧,像吴凯伦这样的援助人员常常被忽视。
在英国如此,在其他国家,何尝不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