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记者

(2008-10-21 09:24:00)
标签:

杂谈

 _sina_#8221_word__酒谕该靼娴“新闻背后”,介绍的是本报摄影记者吴平。
    吴平不是什么大腕或名记,即使在本报,他也很普通。我和其他同事之所以尊重他,是因为他对记者这个职业有着强烈的感情。他想做一个好记者,想做一个有价值的优秀记者,不仅这么想,而且这么做,还做出了一定的成绩,这就可圈可点。
    听同事讲,为了偷拍装神扮鬼的“神婆”,吴平前后乔装打扮进入“神婆”家几次。既然是偷拍,当然不能大摇大摆,吴平便把相机藏在外衣里,将外衣剪一个洞,透过小洞捕捉新闻。
    我非常欣赏吴平的这种智勇。
    西方一位新闻摄影大师曾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的确如此。靠得很近,风险自然很大,但职业的荣誉尽在其间。
    社会上还有些记者也靠得很近,靠圈子和老板很近,靠红包和餐桌很近。靠得越近,操守越坏,对报纸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
    有些同志混进新闻队伍后,便以“无冕之王”自居,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转得很。我们要说,同志,你错了!你是“记者”,而非“记爷”。记者和其他任何一个合法职业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称王称霸惟我独尊。我们提倡像吴平同志拍摄“神婆”那样,真正地靠近新闻。
    当有人在新闻现场亮出证件,说“我是记者”时,我们希望他不辱没记者的尊严;当有人在新闻现场排除万难,说“我是《京华时报》记者”时,我们希望他为《京华时报》赢得荣誉。因为,此时此刻,他已不再是张三或李四,他就是《京华时报》。他的荣誉就是本报的荣誉,他的耻辱就是本报的耻辱。
    从吴平开始,今后每期透明版我们都会推出一位本报记者,请他说说新闻背后的故事。让本报记者更加透明,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了解记者这一职业。
    “我是记者,我是《京华时报》记者”,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

 

                                                      时    间:2003年11月24日
                                                      原    载:京华时报 / 总编寄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拒绝平庸
后一篇:永不休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