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民进城”须政府投入50万亿

(2014-01-02 14:07:00)

http://s9/mw690/001IQyNbgy6FtpJqkly28&690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是52%,未来估计还将有三亿多人进入城市,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成本,大致算来政府为这些人需要投入大约要50万亿元左右,如果考虑到要分20—30年完成,这意味着一年需2万亿~3万亿元。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需要大量资金,据国家开发银行预计,未来3年我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将达25万亿元。但是,由于城镇化是持续的动态进程,再加上金融财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资金还是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资金要算口径,是增量资金还是存量资金。城镇化肯定不是房地产化,但城镇化不可能不要一点房地产。房地产现在每年8万亿投资,基础设施固定投资去年30多万亿。很多东西都和城镇化相关,而且很多是市场化投资。这也意味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不是很大。而且这些钱主要是市场掏而不是政府掏。

对于政府而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主要有三块,首先是公共设施也就是一些市场不愿意进入政府需要掏钱的基础设施;第二是增量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治安等各种服务,为此政府是需要为此增加投资的;第三是社会保障,这一块主要指政府负责的这一块。有关机构通过测算,在东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府需要投入17万多一个人,西部地区大概是10万一个人。现在城镇化率是52%,我们估算未来大概还有三亿多人进入城市,也就是地方政府大数需要投入50万亿左右。

这个总数不是一年就投入这么多,而是要20-30年完成的,也就意味地方政府一年大概需要投入2-3万亿。 这笔资金金额不算少,为此必须考虑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来源机制。

为此,要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另外,要为地方开辟一些新的税源,包括房产税等。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也要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将国企股份和分红更多充实到社保基金中来。

当然,中国的城镇化中的市民化要遵循国情,绝不能搞高福利,只能满足基本福利,第二中国的城镇化不能搞奢侈、浪费、贪大求洋的基础设施,这样会加剧提高资金缺口。

总而言之,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要以时间换空间,以20至3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去承担这笔巨额开支。有压力,但还是有办法。因为要明白,只有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够构筑出社会公平的基础,这种基础利于社会稳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