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理财证券股市货币政策微调中国财经 |
分类: 经济评论 |
上个礼拜,很多股民心情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上证综指跌至近七周以来的收市新低,并再度逼近3000点心理关口。经过一周的震荡下跌,上证综指累计跌去了213.72点,周K线6.55%的跌幅更是创下了自今年2月27日(当周周跌幅7.90%)以来近24周的最大周跌幅。
究竟什么原因造成股市此刻的大跌呢?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获利盘的出逃。从今年年初,中国的股市逆风飞扬,很多股票都处于翻倍的局面。当股市逼近3500点的时候,市场普遍一个观点就是股市进入一个相对收益的阶段,最乐观的专业机构给出来的股市近期高位也难破4000点。既然在3500点到大家公认的最高点的距离是如此之近的话,对于很多经历过2007年凑个6124高台跳水到1664点的投资者而言,自然很希望将这种接近3500点的收益实实在在的揽入怀中,比较靠谱。
当然伴随这种获利盘出逃还有大家对政策走向改变的担心。在7月29日,沪深两市双双天量暴跌,沪指收盘跌5%,出现了近8个月来的最大单日调整的时候,当晚 10点,央行通过官方网站再度表态,将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这是央行在6天之内第三次做出此番表态。而在8月7日央行副行长苏宁又对于最近媒体关于央行货币政策进行“微调”的报道做了更正,他强调央行的“微调”不是对货币政策的微调,而是对货币政策的操作、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节奏进行微调。按理说,这种高密度的解释应该可以打消社会对现有经济政策改变的担忧了,但实际上这种过于频繁的解读,反倒让社会容易解读为此地无银三百两。加上在12日,央行公布的7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59亿元,环比下降了77%。这容易让部分投资者过度解读。尽管7月本来就是传统的新增贷款增加的淡季,同比依旧上涨不少。在很多投资者对政策充满迷惑的情况下,获利出逃也未尝不是一件可以接受的事情。
同时,最近的IPO纷纷重启而且发行节奏在加快,肯定也会分流一些资金,中国建筑一家就吸掉500多亿。而根据8月14日招商银行发布的公告,招商银行拟按每10股配售不超过2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股份,配股总融资额不少于150亿元人民币,且不超过180亿元人民币。这也成了8月14日带动银行股跳水的主要原因,自然也加速了股指下探的动力。
当然股市的下跌的原因也不单纯是这点,其中投资者此刻的心态也成为一个关键因素。中国的股市投资者往往是不善于逆境操作,当股市连续下跌的时候,常会出现不理性的恐慌性的杀跌行为,也容易放大各种利空对市场的杀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