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消费券没有多少意义
(2009-02-12 16:58:45)
标签:
发放财力信贷担保城乡低保经济效果长沙杂谈 |
分类: 财经分析 |
2008年12月中下旬,四川成都率先拿出价值3791万元的消费券,发放给全市37.91万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城乡重点优扶对象,每人100元。近日有媒体报道,这些消费券转化为真实消费的比率接近100%。春节前夕,浙江杭州市政府派发1亿元消费券,使市区范围内6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困难群体、中小学生等受益,被人们称作是新春“大礼包”。
一是发放金额有限刺激经济效果甚微。以长沙为例,最近长沙也有发放消费券的计划,比长沙财力雄厚的杭州发了1个亿,成都4千万,长沙能够拿出4千万就顶天了。而去年长沙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1300亿,4千万投进去对刺激经济的作用微乎其微,打汤都还少了,而消费本来在长沙经济总量中还排名投资之后,全国也差不多。同时由于发放金额比较低,消费不会产生新增效益,而是一种代替效应。不会花钱的弱势群体,还是不会花。
二是地方财力有限:最近发放消费券的全是财力比较好的地方政府,但中国绝大多数地方政府财力紧张,在目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体经济衰退、财税收入大户房地产低迷,政策性减税较多,刚性开支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实际可用财力不是那些所谓专家那么乐观的。
三,发放公正的问题也值得考虑。普惠制发放消费券目前看来是不现实的,杭州都没有这个实力。那么特惠制如何保证发放的公正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很多环节来发放的消费卷,这些环节就存在很多腐败的机会。也直接减低了消费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