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国内游走 |
2014年5月 5岁5个月
五一,驱车千余里,感受不一样的沙漠之旅。这次行程,大小共有9个小朋友,大家一起挖沙,一起穿越,一起参观。短短几天,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这次活动,除了沙漠穿越,还安排了丰富的参观内容。
初到沙漠,天已擦黑。进入库布其沙漠生态公园,开始见识各种沙漠植物。原本也不认识什么植物,只是看到道路两旁有不少标牌,上面写着沙漠植物的名字:花棒、柠条、樟子松、沙地柏、旱柳、沙柳。。。但因为一边开车一边看,看得清大牌子却看不清植物。
在沙漠的第二天上午,安排了一系列的参观内容,有沙漠植物馆、沙漠博物馆、世界沙漠科技馆,在这里,统称为沙漠博物馆吧。
在有着金字塔外观的沙漠植物馆,我们见识了数不清种类的沙地标志性植物——仙人掌。各式各样的仙人掌啊!真是开了眼了。仙人掌开花,那更是精致加精美。除了形态各异的仙人掌,还有其他一些热带植物,也长得相当漂亮。而一进门处的一只鹦鹉,更是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
参观完了植物馆,去参观博物馆。在去往博物馆的拐弯处,有个高高的烤羊台,据说这个炉子里能一次烤三只羊。小朋友们沿着木板梯子登上烤羊台,一个个都很兴奋。小一点的孩子,甚至还不能很好地走这个木板梯。走了几趟之后,就娴熟多了。
大步流星去往博物馆,在这里,有沙漠里的动物、植物标本还有实物大小的动物模型,还有些沙漠矿藏之类的介绍。感觉那些鸟类和动物的模型相当逼真,座山雕相当的大呀。长耳鸮、雕鸮、雉鸡、风头等等,还有那些狼啊豺啊。非常幸运的是,在后一天旅程中,在沙漠里亲眼见到一只雉鸡,和模型简直是一模一样。只是,当时坐在车上,没有来得及拍下来。老公拍摄到的鸟,竟有一只凤头,被我认出来了,那个凤头实在是太漂亮了。
关于那些植物标本,感觉比我们在沙漠里见到的种类多多了。只是,都是标本,没有图片,不是太直观。标本往往容易容易发黄,和实际很难对应起来,如果换成是照片,就容易多了。
世界沙漠科技馆,讲的全球沙漠问题。虽说是科技,但还比较的不枯燥,小朋友一进去就被那个沙画吸引了,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还有一处介绍响沙及响沙原理的,专门弄了个沙坑和木质拖鞋,让小朋友体验。不过,因为周边环境不安静,不能很好地感受和体验响沙的奥妙。从一进沙漠就感受到的沙漠固沙技术,在这里全面展示了,各种灌溉方式,各种喷头啊。沙漠植物生长不易,固沙更是不易。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从点滴做起,做一个名符其实的“环保小卫士”,珍惜我们现在的大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