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影视舞剧 |
2014年3月 dudu5岁4个月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连续几天雾霾之后难得的好天气。我们一家三口驱车前往艺术圣地798,一同去观看家庭教育剧《箱子屋》。
当我看到《箱子屋》的预告画的时候,还很难想象这是一台什么样的演出。难道是在箱子里表演吗?最后会让孩子们一起玩箱子互动吗?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形式?直到演出结束,我已被感动的稀里哗啦,内心一阵激动,这不正是女儿两三岁时就开始的假想游戏吗?这不正是我们自己的小时候自己的童年时光吗?于是,我一定要走上前去,告诉演员:你们演的太好了!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一间堆满箱子的杂物间,一个被成人遗忘的角落,三个孩子嬉戏的天堂。这三个孩子分别是小女孩露露、小男孩天天和文文。每个人的出场,都是这样的不一样,又是那么的相似。露露和天天是重组家庭的两个孩子,谁也不服气谁。露露爱玩娃娃,天天爱玩枪。文文呢,附近刚搬来的邻居的孩子,想念远方的奶奶。他们没有朋友,只有自己的娃娃、玩具。每个人都对着这些玩具娃娃玩假想游戏,都充满私心地想要将箱子屋占为己有。整台剧,在孩子们争夺地盘的激烈冲突中展开。随着剧情发展,三个孩子找到了共同的兴趣爱好,一起盖房子、建大轮船,一起假想轮船遇到了风暴、一起搭救落水的熊猫先生,最后船撞到了大石头,搁浅、船沉了。
舞台只有一个场景,那就是堆满了箱子的箱子屋。整个故事充满了想象力。看着看着,我彷佛看到了女儿在玩假想游戏,我似乎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些无声的玩具道具,似乎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我们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独生子女的孩子,是孤独的。但找到伙伴和好朋友,却又让我们的童年增添了友谊的色彩。随着舞台上大哥哥大姐姐的表演,女儿也跟着剧情紧张着、激动着。尤其是那些激烈冲突的场景,女儿甚至说有点害怕。尽管如此,又忍不住地想看。当看到大船撞石头了,船翻了,舞台上的露露、天天、文文都倒在了舞台上,很多孩子都跑到舞台边缘去想看个究竟。这大概就是话剧的魅力所在吧!
(演出中的小细节:演员的身高似乎有点太高,超出台下孩子们关于孩子的想象,在头脑中将他们的身高降低一点点,把辈分相应也降一格,把台上的演员当成大哥哥大姐姐,而不是叔叔阿姨,效果就会好很多。至于舞台上打熊猫那样的细节,用成人的眼光是暴力,但不过是孩子们的假想游戏而已,看过前段时间热播剧《父母爱情》里那几个孩子淘气的小时候,这些就太正常不过了。当然,这台剧更适合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观看,比如小学以上,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演出结束,孩子们意犹未尽地跑到舞台上去和演员合影(女儿只选择和自己最喜欢的女孩露露合影),或是跑去玩箱子。最后的抽奖环节,女儿幸运地被抽到二等奖,得到了全场唯一的那个超大棒棒糖。看看三个小孩如何啃这个庞然大物的吧!
散场,女儿和好朋友荃荃继续阳光明媚中玩耍。看到秋千椅,俩人再次动心。要知道,开演前,就看上了这个椅子,无奈当时有对年轻人,等到演出结束,椅子上坐着一位奶奶。俩妞手拉手,鼓足勇气向那位奶奶说出了自己想坐秋千椅的请求,奶奶一看到俩小妞就起身了。女儿因为穿了华丽丽的大裙子,担心会被椅子上的钉子之类的挂到,主动到后面去推秋千椅。
看完《箱子屋》,想象再次占据女儿的小脑瓜。回程的车上,用我的纱巾、车上的纸巾等等,自己营造了一个“房子”。问女儿对箱子屋的印象,女儿说了个大实话:他们弄得太乱了!(老公不失时机地赶紧教育:他们弄乱的,所以他们还得自己收拾。哈哈,是啊,接下来还有三场演出,还必须收拾整理了以便再次演出。)
很难说,这场演出是我们的童年再现,还是女儿这代人正在经历的童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将是我们共同的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