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的那些育儿书(2013)

标签:
育儿 |
分类: 征文系列 |
参加“@喆妈公益阅读年终回顾:‘金钥匙在行动’有奖征文大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作为父母,我们关注的重点也在发生转移。穿衣吃饭这类的琐碎事,孩子基本都已自理。而品德的养成,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我们的孩子如何成为那样的人,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并践行的。
亲子阅读、亲子旅行,陪伴孩子的同时,增进亲子间的感情。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的三观。所以,这一年,虽然远行不多,但户外的成分越来越多。在家教育儿书方面,也更关注并倾向于亲子旅行类的书。
1、《小巫旅游蜜语》
读《小巫旅游蜜语》,是在端午节前,当时我正酝酿山东蓬莱威海自驾出游。如饥似渴地翻看阅读,并推荐给我所有的朋友。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带孩子亲子出行的意义,并身体力行着。小巫,更加坚定了我亲子旅行的信念,尤其是爬山、爬野山、户外的信念。
可能源于生孩子之前的两年户外生涯体验,于是,就想着带孩子一起去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体验那种需要毅力才能完成一件事的快感。元旦香山新望京楼之后,数次户外亲子拉练,成就了海拔2200米的海坨。
只要不是因为有工作在身,出门在外,一定会带孩子一同出游。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孩子那么小,什么都记不住!”我的一贯逻辑就是:孩子的成长一定是螺旋式的,也一定是循序渐进的。说简单点:2岁一定是在1岁的基础上,3岁一定是在2岁的基础上。人生的经验,也一定是叠加累积的。相信这一点,所以,坚持给孩子不同的人生体验。
2、《旅行,是最好的教养》
这本书是台湾作者沈佳慧的作品,通过自己的34个旅行教养故事汇集成一本书《旅行,是最好的教养》,教会孩子勇敢直面人生,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不一样的思考。其实,我更愿意叫她小k妈妈,彷佛这样离我们的距离更近些。
关于带孩子旅行是不是自找麻烦、爸爸的参与、穷游、游学团等等,作者都有了很好的描述。在我看来,不是孩子记不记得住的问题,还得回到家长的意愿上来。有了想法,还要看执行力如何。决定了就出发,其实真没什么难的。所谓的难,无非是不自信或是决心不够。关于自信心,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事前的准备。带孩子出门,毕竟不同于成人出游,需要考虑小朋友的年龄和接受能力等因素。最好还是列个清单,每次出门就不再丢三落四了。
3、《玩着长大》
出门旅行就是实践教养,这一点,也是我特别认同的。体验着,成长着。在旅行中,生活教育无处不在:仪态、礼仪、生活作息、互相扶持、与陌生人交谈、交朋友。孩子在旅行中,最直接的影响着、引领者就是家长,而家长的一言一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能力,无不深刻地影响着孩子。
唯有准备充分,才能让旅途更从容。尤其是带孩子出门旅行。在行前做足了准备功课,才有信心带着孩子出门远行,适应各种环境考验。《玩着长大》的作者,为了首度挑战背包旅行远赴欧洲一个月,在台湾花了三个月时间带孩子出门。
与其不停地叮咛和责骂,不如带孩子去旅行!
4、《小脚大脚一起走:带孩子去旅行》
与前几本不同,这本书的作者是大陆资深驴友级的妈妈——万之逸。而这本《小脚大脚一起走:带孩子去旅行》,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简直堪称亲子旅行的全书。全书,大家都懂的,各方各面,再齐全不过!
这位作者妈妈很厉害,会玩会旅行,还懂得儿童心理、甚至健康养生学。一起准备旅行,一起经历的那些旅途故事,无论对孩子还是对我们这些父母,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每一次都是新的。不管我们是住豪华酒店,还是露营;不管是吃豪华大餐,还是品尝街边大排档,都是无可替代并且终生难忘的体验。任何时候开始,都不会为时过早,当然,也不要嫌晚。那么,现在就开始计划行程,预定车票,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吧。
5、《整个世界都是孩子的教室》
《整个世界都是孩子的教室》,这个书名起的太有水平了,一语点中要害。作者汤子瑢,台湾妈妈。台湾也好,香港,澳门也好,他们经常就会出境游。因为他们地方小啊,稍一活动就出境了。
这本《整个世界都是孩子的教室》,说的更多地还是陪伴。但书里面提到的确是小孩子经常遇到或发生的,对孩子的教养有着实实在在的引导作用。
事实也证明,经常带孩子出去,接触各种不同的场合,孩子的适应力比一般孩子要好些。上幼儿园也不闹腾,心理平和的接受各种不如意的事实。情绪管理方面也要好很多。身体健康,那更不必说啦!
6、《管好自己就能飞》
这本《管好自己就能飞》,是一个叫吴牧天的优秀中学生的自我管理秘诀,是一本“让父母放心、让老师省心、让学生开心”的书。
作者通过自己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亲身体验,讲述自己如何从不喜欢甚至痛恨自我管理,到爱上自我管理的过程,以及一些对他很有影响的人的做法。作者借鉴了海尔集团员工的自我管理经验,写了30多万字的总结日记,在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综合素质也整体提高。作者把自己在成长中的体验、感悟,呈现在读者面前,是那么的真实,给大家以一定的借鉴。最后,作者通过自己的调查,提出了最受当代学生重视的7方面自我管理,包括态度管理、安全管理、心情管理、欲望管理、语言管理、行为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这7方面,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是我们家长想要孩子具备的,也是孩子们该具备的能力。
就是这么一个人,用自己的活生生的事例,讲述了一个理论性很强的事儿。也因此,这本书觉有很强的可读性。好读,不会觉得累。
7、《7岁决定孩子一生》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以我一目十行的速度,看这本书不费劲。作为普通妈咪,不太会总结什么理论什么绝招,但看到书上的罗列,立马明白,这确实是一本还不错的书。
这本书共分十二章,方方面面,如何培养教育,书上都写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在每一部分,都有“童真一刻”,这里用举例的方法讲述一个孩子的真实故事,并正好对应标题。“育儿心经”从理论上分析孩子存在的问题。“贴心支招”则很具体的指明应对办法。除此之外,书中还介绍了趣味测试和各种各样的小游戏。
“趣味测试”,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我的孩子属于哪一类型,而我又属于哪一类型的家长。小游戏方面,有培养孩子兴趣的小游戏,有培养孩子喜欢与人接触的游戏,有培养孩子开动脑筋的小游戏,还有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小游戏。这些游戏看起来简单易操作。
看这本书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进行对号入座。以前对于自己能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一直没有底气,看了这本书,我对自己的育儿方法更有信心了。只要付出了,做到了,其他的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8、《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
现在都一个孩子,所以,不可避免的,多少会有娇惯或叫溺爱。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也更自我。往往,我们做家长的百般呵护的孩子,却不见得知道爸爸妈妈也需要同样的爱。是的,我们要告诉并教会孩子“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这同样是一个任重道远的教育问题。
除了这些,今年比较受益的或者比较喜欢的还有其他几本,比如《正面管教》、《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与孩子共享自然》、《带着宝宝去旅行》等。
谁都不是天生就会养孩子,不学习怎么行?边学边养,边实践。感谢孩子,让我们有了再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