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童童dudu
童童dudu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623
  • 关注人气:43,6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期深度体验乡土慢生活

(2012-08-14 09:59:44)
标签:

育儿

分类: 征文系列

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 3岁8个月26天

 

本文参加“耕林童书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生活有奖征文大赛”。

 

假期深度体验乡土慢生活

↑姥姥家门前不远处的铁路

 

du妈从小生活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农村妞。每每看到都市孩子被家长限制着这也不能玩儿那也不能碰,du妈就觉得自己的童年真幸福。春天挖野菜、夏天捉知了、秋天摘柿子、冬天雪地里捕麻雀,那是一种简单的快乐!

 

见多才能识广,这是du妈自己摸爬滚打三十余年的重大心得体会。于是乎,争取一切机会,给dudu各种不同的人生体验。忽有一天看那个“我去过的地方”的地图,不知不觉间,三岁多的女儿已经到过十个省市(直辖市)、出过两趟国。然而,农村的大课堂深度体验才刚刚开始。

 

趁着爸爸妈妈回郑州办事,小妞也小假几天,回农村姥姥家去。相比大都市来说,乡村的生活简单而有缓慢。这次体验就从乡村慢生活开始吧!

 

乡村公交车

 

相比du妈小时候出门坐马车,后来搭农用车到县城这样的经历,现在村村通公路,公交车也有了。只是,这乡村公交车不比大城市每5-10分钟就会有一班。这里的公交车,一条线路只有一辆车,平均一个小时发一班。从县城到十几公里外的乡村,在县城有固定候车站,在乡村基本属于招手即停。整点发车,单程到终点约三十到四十分钟,折返,回到县城始发站,接着继续发车。(十几年都是这样了,呵呵)

 

没有固定的时间点,到县城固定候车站或是乡村沿途,需要耐心等待这辆公交车的出现。单程车费由前几年的2元涨到了4元,基本一票制。如果去的时间不巧,这辆车刚巧走过,那就意味着要继续等将近一个小时才会有车来。如果等不及,那也可以打出租车,貌似三四十元。对于乡村人来说,没有什么急事,一般都会等这辆公交车。

 

就这么一辆车,所以,每次车上的人都不少。孩子超过1米1要买半票,但可能会没座。如果车上正好有空位,你又花钱买了票,那后面再有人上车是不需要让座的。如果孩子没买票,那就得把座位让出来。在这样的公交车上,让座的现象不多见。有时会在司机旁边的高台或是过道,加放小凳子。但春运的时候,据说是查的严,是不能有加座超载的。

 

现在的乡村,有私家车的人也不少。但孩子们还是很喜欢偶尔乘坐公交车的感觉。这次我们从县城去农村的姥姥家,乘坐的就是这辆公交车。先接了哥哥,然后步行去固定候车点,中途还光顾了下街边摊,俩孩子讨价还价挑选了两件衣服。等到了候车点,估计那辆车正好过去,我们等啊等啊,差不多一个小时,那辆车又出现了。没什么急事,就慢慢来吧。

 

假期深度体验乡土慢生活

↑乡村公交车候车站等车,身上的衣服就是刚刚在路边摊斩获的样子货。

 

一早上做的事儿

 

早晨5点,dudu就醒来了。在妈妈“公鸡还没打鸣”的语言暗示下,dudu勉强睡到了6点。起床,用自家地下水洗脸。梳洗完毕,没有了英语动画片和巧虎、布奇、乐乐猫,于是开始在院子里“读书”(在北京的家里,亲子阅读多在晚上,早上是看动画或早教光盘的时间。)。

 

假期深度体验乡土慢生活

 

勤劳的姥姥、姥爷和大舅,一早上已经装好了要发货的卡车。电磁炉上做着饭,姥姥去门口马路边自己开荒的小菜园摘菜去了。孩子们最爱凑热闹,自然也不闲着。孩子们享受田间野趣的同时,也帮忙递豆角架、豆角、还帮忙拨鲜玉米籽儿下锅。呵呵。大自然中、田野间的孩子,是幸福的!

假期深度体验乡土慢生活
↑dudu帮姥姥干活


假期深度体验乡土慢生活
↑剥嫩玉米籽儿下锅

 

差不多8点的时候,坐了姥爷的车去5公里以外的三姑姥姥家和小弟弟玩。玩了半天,姑姥姥问中午是否留这吃饭,一看表,才9点半,还以为中午十一点了呢。

 

假期深度体验乡土慢生活

↑dudu和快两岁的小弟弟

 

假期深度体验乡土慢生活

↑偶尔光脚玩也很不错哦

 

这时间真经花啊!若是在北京,同样早晨6点起床,8点送dudu上幼儿园,等du妈到了单位,差不多就9点了。哈哈

 

闲散慵懒的午睡

 

平时在北京,时间都被分割的很具体,尤其是周末。上午出去玩,中午午睡,然后再在家附近玩。回了老家,一起玩的亲戚家的孩子很多,自然也很尽兴。

 

中午dudu明明很困,却不舍得去睡觉,午睡时间往往会推迟。而推迟了的午睡,一旦睡着,再醒来基本就又到晚饭时间了。呵呵,如此慵懒,在我们家的都市生活中不多见。

 

牙科看牙

 

午睡后,陪哥哥去看牙。都下午四点了,也没见预约。du妈心生纳闷:都这个点了,还能看上吗?因为du妈脑海里的是大都市里人山人海的就医场面。就在上个月底,dudu去补牙,还是提前一个月预约的号,去了之后也还是要排队等候。

 

从乡下开车到市区,又是个三四十分钟的时间。一个牙病防治所,门前没什么人,里面有几个看牙的,还有几个等待的。哥哥也没带病历本,报了姓名,护士帮忙查了档案,就上楼到儿科等着候诊了。没等多长时间,就轮到了。

 

贴了两个牙花,很快就完成了。女医生态度很好,动作也还算娴熟。据du妈观察:这建了档案,交过一个总的费用,之后每次不需再交费,直接预约了下次就诊时间,就这么简单。先不论这费用多少和是否能报销,光是这看牙的便(bian)宜程度来说,du妈突然觉得:这小地方看个牙还是挺方便的啊!

 

假期深度体验乡土慢生活

乡土集市

 

去搭公交车的那天,dudu和哥哥边走边逛。看到卖小孩衣服的街边摊,俩小孩一个比一个忙乎。dudu忙着挑那花花绿绿的漂亮衣服,哥哥忙着跟卖衣服的搭讪“交朋友”搞价(讲价的意思)。最终,叫价15元/件的衣服,被俩小孩27元/两件拿下。

 

去村子里看望老婆婆和老爷爷(du妈的奶奶和爷爷),碰巧村里有集市,绝对是乡土气的集市。俩小孩又购物了。大舅给哥哥的10块钱,买了5个小女孩扎头发的头饰、3个雪糕,还有一本3块钱的《阿衰》漫画书。如若再买,哥哥说了,他买,但需要du妈掏钱。假期深度体验乡土慢生活

 

假期深度体验乡土慢生活
↑村里逢二逢七(农历)的流动集市


假期深度体验乡土慢生活
↑dudu和八十多岁仍自己单独生活的老婆婆和老爷爷,院子里全是自己种的各种蔬菜,井井有条。


假期深度体验乡土慢生活

↑这个胡同这个院子,曾是du妈小时候的乐园。

 

这几件事,基本浓缩在两天都发生了。看似慢生活,却也干了不少事了。没有了大都市拥挤的交通和人流,某些方面的办事效率一下提高了不少。只是,想上网,那可不是太方便,即使有网络,也会慢的出奇。县城相对要好一些。哈哈。这乡土生活和都市生活还真是有差异啊!撇开道路扬尘和无车出门不便、上网不便等因素,乡村慢生活着实不错!

 

假期深度体验乡土慢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