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 晴依旧很冷 3岁2个月15天
最近,妈妈一直在反省,对待孩子,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耐心?是不是真的能平等地对待女儿?是不是真的够尊重女儿?
关于耐心,实话实说,除了女儿dudu,再没有任何一个人一个物一件事,让妈妈能有如此的耐心。当了妈妈,是需要修炼的。看着那小小人儿,心里不免怜悯。总觉得孩子还是那么小,还有太多要学习的东西,需要我们大人们教给她。孩子有自己的接受能力和认识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也基于此,对待孩子的“顽劣”,妈妈似乎比家里其他人更有耐心。
也因此,小区里的奶奶姥姥们在一起交流的时候,dudu奶奶不止一次的说过:“再也没见过比dudu妈妈更有耐心的妈妈”。是,有的妈妈不愿带孩子,有的妈妈下班就嚷嚷着喊累,有的妈妈看孩子达不到要求就吼叫甚至打孩子打到自己哭。这些,我们家几乎没有。除了上班(加班、出差),妈妈的时间全部给了dudu。我们一起玩耍,一起读书,一起做手工,一起游戏。妈妈不会因为工作上的不愉快迁怒于女儿,从来不会。
但事实上,妈妈真的对女儿平等相待了吗?
妈妈要女儿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建立自己的规律,养成习惯。但孩子就是孩子,有不听话的时候。每每这时,妈妈第一反应就是威慑:“是不是屁股又痒了?”“你若不快点穿衣服/自己走,我就先走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妈妈不是没打过孩子,而且是真打。同时,妈妈知道小妞的软肋,那就是孩子不会同意妈妈丢下她一个人走。
有时就在想,这样威慑的后果到底是什么?有效吗?对女儿有伤害吗?
小妞长大了,会表达“不”了。对妈妈的威慑话语或不悦语气,能听出好赖来。小妞会说“妈妈你别说那句话”。或者,说“我没有屁股,那是肩膀”。
威慑有用吗?不能说没有。小妞说“妈妈,我要尿尿”。一秒钟不到,还没来得及,又说“尿裤子了”。这时,看看妈妈,小妞会问“打屁股吗?”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妈妈打屁股更多的原因是尿裤子(就是那种让尿不尿,没一会就尿裤子的情况)。反省过,真的反省过,告诉过女儿“妈妈以后不打屁股了,尿裤子也不打了”。是的,从那以后真的没再打过。女儿问妈妈,得到妈妈“不打”的肯定信息后,小妞自己说“尿裤子也不打”。
听到这样的话语,妈妈心里很不是滋味。
动作暴力是没有了,语言暴力还存在。当妈妈,是要修炼的。但终究要如何修炼,还需继续摸索学习。
不断的反省自己,把孩子当孩子,而不是当大人来要求。真的要做到这样,还要不断的在心里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