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3岁9天
这三岁真是一个分水岭,忍不住想总结一下,三岁小孩到底是个什么样?
体检报告:身高98.5cm
记忆力:
凡事都说我小时候怎么怎么样。记得我们搬家之前的小区名字,搬家之后两个月,动不动就想着要搬回去住。
事例1:2岁3个月时去过普吉岛,一直念念不忘,记得坐飞机去的,和姥姥一起去的,骑大象了,还有海滩。
事例2:年初与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钿钿在爱乐游玩过一次,10月底又一起去过一次颐和园,dudu就记住了,时不时地冒一句:钿钿和我同一天生日。创艺宝贝组织生日会,可以邀请一个好朋友一起参加,钿钿也在dudu设计的邀请名单之列。
事例3:也是十月底的事儿,和胖妹妹、青青两家去飞机场看大飞机。青青爸爸由于违章停车,被警察贴条了。直到一个月后的今天,只要爸爸一停车,小妞就会想起这件事,嘴里嘟囔:停地库,警察就不会贴标记!
事例4:某日经过朝阳公园西南角凤凰卫视那个酷似鸟巢的建筑,小妞自豪的说“我去过这儿”。妈妈纳闷儿,就问什么时候去过。小妞说“我去着看过马戏”。妈妈问“是鸟巢吗?”小妞说是。妈妈纠正这里不是鸟巢,小妞不同意,非要坚持这就是鸟巢。掐手算来,距离上次在鸟巢附近看环球大马戏,已经时隔一年了!在这之前,没有任何人提起过“鸟巢”“马戏”之类的词语。
语言能力:
一直觉得dudu的语言能力不突出。妈妈反思可能是亲子阅读不深入的原因,光看图了,呵呵。最近的每个晚上,入睡前,关上灯,妈妈和dudu就开始讲“今天的故事”,要求是妈妈讲上班的故事,dudu讲上学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是dudu要求妈妈“讲上班的故事”,轮到dudu讲的时候,人家就说“我不会”。咱也不强求。
终于有一天,一家三口并排躺下(爸爸能陪睡的几率独此一次啊)。按照顺序,先是爸爸讲,然后是dudu讲,再然后是妈妈讲。本以为爸爸讲完了,小妞会像以往一样,耍赖过去,没想到,小妞开口了,而且还非常的完整。故事原文是这样的:“wangyuhan(小朋友名字)没咬我脚,wangyuhan xuanyixuan(小朋友名字)没咬我脚,老师批评蛋炒饭了,蛋炒饭咬我脚了,老师批评他了,他不咬我脚了。”呵呵,最近有个刚入园的小朋友,名叫蛋炒饭,老打人,还趁小朋友午睡的时候咬小朋友的脚趾头。
社交能力:
事例1:一直以来,凡是有机会让小妞自己选择的,妈妈一般都放权。贴纸书就是其中之一。小妞为了达到买贴纸书的目的,会跟妈妈商量:去买贴纸书,我自己走,好吗?这是小妞在谈条件,有时因为家里贴纸书多,妈妈就不想再买,小妞以“不让妈妈抱,自己走”作为交换条件。
在书店找贴纸书。看到一个阿姨,大声地问“阿姨,有贴纸书吗?”妈妈循声过去看,原来是一个小朋友的妈妈,dudu误以为是书店服务员了。不管怎么说,自己主动询问,而且是大声地,这样妈妈很欣喜。要知道,以前小妞的说话声音可低了。
事例2:在从郑州回北京的动车上,在妈妈的鼓励下,小妞问售货车的乘务员“阿姨,我要饼干,夹心的”,并递上了钱。瞧瞧,会自己购物了!
事例3:
每天饭后,妈妈都坚持带dudu下楼去散散步玩一会,以便适应冷空气。清楚记得有一天晚饭后,在儿童游乐区,小妞执意要妈妈去捡树叶,自己在跷跷板那里玩。妈妈走远了,小妞喊妈妈的声音渐渐小了。妈妈折返回来,躲在黑暗处,观察小妞,哈,人家玩得高兴着呢!而且,还交上了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姐姐大朋友,姐姐还把自己的红领巾给小妞戴了呢。要是在以前,妈妈都不敢离左右,生怕小妞以武力解决争抢玩具的纷争。最近发生抓人事件很少很少了,几乎绝迹!
自己找到的不认识的跷跷板玩伴。学会蹬地就能翘了,如果是体重相当的话。
自主能力:
突然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大到不需要大人的帮助,变得很独立。凡是都要“我自己”,不需要家长帮忙。
事例1:幼儿园有规定,过了八点半,不让家长进了。女儿自己上楼进教室去了,正赶上有个班下楼上轮滑课,小妞几次被挡住去路,和妈妈挥手再见。不放心,打电话给教室里的张老师,通话的时候说Dudu进去了。此后,这“自己上楼去教室”便成了家常便饭,哪怕是没过八点半。呵呵
事例2:在上周来回郑州-北京的动车上,小妞坚持自己坐一个座位,还要求“妈妈,你离开我远一点”。呵呵,翅膀硬了,要自己独坐,不希望妈妈手扶。在爱乐游,也同样要求“妈妈,你不要看(kan 一声)着我”。
事例3:洗衣服(就洗过袜子),洗碗,都要求“我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自觉啊!那袜子洗得是相当干净,想不干净都不行啊,人家能一直洗!
运动能力:
妈妈始终觉得小妞的手有些笨,笨到不会拿笔,拿勺子筷子的姿势也很难看。等到《大脑多元潜能报告》出来了,妈妈才明白了,小妞的精细动作发育不好是先天潜能决定的。还好,我们平时进行的手工操作练习,还是有所帮助的。
与此相反,大动作潜能非常发达。也难怪,小妞的吊环玩得非常好,螺旋式上升的滑梯梯子,也比一般小朋友玩得更娴熟,协调性很不错。超级爱蹦跳,每天妈妈下班回到家,小妞一定是在妈妈面前蹦个不停。这就是我们家的“小蹦蹦”开心果。呵呵
音乐能力:
貌似小孩子对音乐的领悟能力更强。经常地听不清唱什么词,但调调确实有的。看英语动画光盘一个月了,收获还是有的。尤其是里面又唱又跳的,小妞最喜欢。
有天在超市里,广播里放着jinggle bells的歌曲,小妞立马警觉“妈妈,我学过”,随后就开始跟着唱起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环境吧。之前在家里看,也没怎么唱过,但从这次超市之后,小妞对这首歌的模仿更深入,会的段落更长。词也许不准确,旋律基本是对的。。
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有着比一般小孩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遇事能讲通道理。讲不通的时候,妈妈采取的策略就是不再理会。这时的小妞,一看妈妈不妥协,自己就得想法子找个“梯子”下来。这个“梯子”通常就是“妈妈擦擦眼泪”,只要说出了这句话,相当于小妞的固执劲儿也就过去了。
有一定的自控力,能在达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放弃其他的要求。比如,晚上睡觉前,想吃饼干,家里会有人怕孩子哭也就给了。妈妈这时候如果硬夺过来不给吃,势必会大声哭闹。通常,妈妈会设定一个选择只能吃一个,小妞如果不同意,那妈妈就会说“你自己选,是吃一个还是一个都不吃?”小妞当然知道多少,选择“吃一个”。有时会跟妈妈讨价还价“吃两个”或者“吃好多”。但最终会选择“吃一个”,然后自己不忘加个附加条件“剩下的我明天睡醒了吃好吗?”得到妈妈的同意,无比得开心快乐!
三岁的小朋友,喜欢大灰狼、灰太郎、大怪兽、格格巫,喜欢反面的夸张的形象,喜欢骑在爸爸脖子上坐高高。三岁了,这也好那也好,唯独有一点不好:爱上咬手指甲。明明妈妈把手指甲剪得很秃了,还是咬。问幼儿园是不是有小朋友咬?回答:“是”。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不咬呢?
这就是我家三岁的小孩!就是这个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