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科学虫
科学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7
  • 关注人气: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会夸奖孩子,学会批评孩子(一)

(2012-03-22 08:04:09)

写在前面——夸奖和责备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本文摘自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夸奖和责备的力量》一书,ISBN 978-7-122-09205-2,定价:28.00元;   作者为韩国著名教育专家尚真儿,翻译:玄海燕)


     “我是幸福的大人吗?”怎么样才能当个好家长?
    作为今天的家长,我究竟是什么样的大人呢,我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吗?我幸福吗?如果不幸福,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如果比现在有钱我会更幸福吗?如果有更大更好的房子我会更幸福吗?
    假如能回到小时候,改变成长的环境,现在的我会不会变得更幸福?假如有天天给我买昂贵玩具的父母;假如有为提高我的学习成绩不惜补习费用的父母;假如考上了更好的大学,我是否比现在更幸福更自信呢?
    如果说物质条件是衡量幸福的砝码,那么所有的富翁或拥有好职业的人都应该感到幸福。但事实并不是如此,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从小生活在互相比较和竞争的环境中,总是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却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放在后面。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只有不比别人差才能抬起头,最好是比别人更出众更成功。因此,父母对自己儿女的要求也一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抚养孩子变成了一种竞争,父母好像只为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学习更好、更成功而活着。
    然而,我那拿“第一”的孩子就会幸福吗?长大后是幸福的大人吗?
我们的父母一定也是抱着如此的期盼养育了我们,让我们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食品,为子女的前途他们不惜付出一切。
    我们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有时也会想“当时父母为什么会那样呢?我绝对不会对自己的孩子那样”。但是,我们今天却不知不觉地做着同样的事情,用父母的老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
    大多数父母一心只为孩子,为了孩子什么困难也能克服。但是要当称职的父母,只有对孩子的爱是不够的。养育孩子需要学习很多知识和做很多准备,这甚至比从事科学研究还要困难和辛苦。
    儿童心理学家往往把抚养孩子比做盖房子。要盖房子需要很多准备过程,还需要建筑师、设计师、施工者齐心协力。供电的电线有没有铺设好,防水措施完善不完善,装修水平如何等多种因素决定房子的价值。即使用很贵很好的材料,如果不打好基础,盖好的房子就会成为随时倒塌的危房。当父母也是一样的道理,没准备地当父母就像盖一所没有设计图的房子一样。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Phil Mcgraw博士强调,父母必须为孩子做的两件事是“保护”和“准备”。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当孩子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时候从外界的侵害中保护孩子;还有为了孩子成年的时候能够自食其力,当孩子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帮助孩子事先做好准备。
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只重视保护,忽视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能力。或者错误地认为只要考上好的大学就完成了做大人的准备,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


让孩子树立健康的自信心——语言的力量


    据2007年英国新经济财团调查的结果,韩国国民的幸福指数在接受调查的178个国家中位居102位。经济实力越来越强,有望位居世界十强的韩国,国民的幸福指数却只位居102位,着实令人叹息。
    当然最近的经济不景气也是国民们感到不幸福的一个原因,但幸福指数比连饭也吃不饱的贫困国家都低,一定有问题藏在其中。如果我们的孩子成年以后也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幸福的话,这说明高学历和好职业也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那么,难道没有把我们的孩子引向幸福人生的设计图吗?以健康的心享受幸福的人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在各种考验和风浪面前能够坚强挺立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呢?
    父母需要给孩子准备的就是“健康的自信心”,健康的自信心就像能让孩子在风雨雷电的世界中保护自己的雨衣一样,这件雨衣只有父母才能给孩子准备。能用健康的自信心保护自己的孩子,就能拥有肯定的思维方式,会长成怀有感恩之心的幸福的大人。
    自信心决定孩子的一生。自信心强的孩子不畏惧新的挑战,人际关系和谐,容易结交新朋友,而且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有团队精神,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意图。
    尊重自己的自尊感就是自信心的种子。孩子从幼儿时期开始知道父母无条件地爱自己,从而知道自己是“珍贵的人”而产生自尊感,以此为基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和周围人的关系和经验获得自信感。因此,和孩子朝夕相处、关系最近的父母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主要的角色。孩子失误的时候安慰他,孩子有成绩的时候真心夸奖他,孩子就能通过类似的过程获得自信心。相反,总听到“你不行”的孩子自然会产生自卑感。
    在孩子的自信感形成中,父母的夸奖和责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父母怕太多的夸奖会让孩子不知天高地厚,又担心太多的批评会让孩子气馁,所以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很多父母对自信心有几点误解。一是要坚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必须多夸奖少批评。实际上,自信心和夸奖的次数是没有关系的,只有有效的夸奖才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二是大部分父母相信外向的孩子或学习好的孩子有自信心。其实不然,外向的孩子并不一定有自信心,内向的孩子也不一定缺乏自信心。不管学习多好,要是不培养健康的自信心,就会成为自傲的人或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的人。相反,学习方面没有天赋的孩子如果注意培养自信心,就会发现自己其他的长处,在其他领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我家孩子又活泼又有自信心”这样夸耀孩子的父母,孩子不少是有完美主义倾向的。表面上看,这样的孩子很有自信心,这让父母很放心。但是这种类型的孩子做事情不是为了自己自豪的感觉,而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这种类型的孩子因为动机不健康,只有很低的自信度。看一下下面的例子就明白了。
民秀是从入学开始就当上班长的优等生。考试从来都是第一名,性格也很活泼,所以他的周围有很多朋友。民秀的父母对民秀赞不绝口,一天说好几遍“我儿子是天才”、“妈妈因为有你才活得这么有滋味”,孩子也为自己比同龄人优秀而得意洋洋。但是只要民秀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就会责备“别人会怎么看!”、“别在妈妈脸上抹黑”。结果民秀为了成为让父母自豪的儿子,考了父母希望的大学,学了父母希望的专业,而自己真正喜欢的并不是这个。
    从表面上看,民秀是充满自信心的大人,也有令人羡慕的职业。但他生活的是父母希望的人生,而不是自己的人生,以至民秀忘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每做一个判断或做一个决定,他首先想到的是“我能做得比别人好吗?父母会高兴吗?别人会怎么想?”而不是自己愿不愿意,通过努力能否实现。久而久之,民秀被巨大的精神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别人眼中成功的精英最终得了忧郁症。
    像民秀的例子一样,很多父母认为有自信心的孩子一定幸福。但错误的夸奖和责备使孩子的内心充满焦虑和不安,导致孩子不幸福。
    有一个韩国名牌大学毕业后到哈佛大学留学的女孩子。人们都羡慕进世界一流大学深造的她,她的父母更是因她而自豪。但几个月后再见面的时候她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最近太不幸了。原以为来到哈佛就会幸福,但是哈佛校园里也充满了竞争,看到别的专业那么热门,觉得自己的专业什么也不是。真想换别的专业。”
     看到在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却觉得自己不幸福的她,我再一次感到拥有好的条件或环境并不意味着幸福。觉得自己寒酸,不为自己的成绩感到自豪,不会尊重自己的她,不管到了哪里都不会觉得幸福。即使换了她自己认为的更好的专业,她也会因别的什么问题感到有压力。
    从表面上看,她是高学历、自信的人,但实际上却是在贬低自己的价值,不尊重自己。听说她的父母从儿时就开始给她灌输“我的女儿是天下第一”、“不管做什么都要争第一”这样的思想。同样是夸奖,但是错误的夸奖反而会打垮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度低的孩子虽然表面看起来很出众,但总是担心当不了第一而不安,一旦受到挫折很难再站起来。所以,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自信心,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这才是我们做父母的人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作业。


父母的一句夸奖、一句责备能改变孩子


    接受儿童咨询培训之前,我也和多数父母一样,认为养育孩子是很简单的事情。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夸夸她,做错事的时候说一顿,这有什么难的?但是开始接受培训后我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俗话说“明白多少就看得多远”,我通过培训每天接触新内容,注意到很多以前不曾注意的事情。比如说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但性格受父母养育方法的影响很大,小时候和父母的关系会影响长大后的交友关系甚至社会生活等。
    我在诊所和学校接触孩子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儿童时期出现的多数问题都源于缺乏自尊感和自信心。孩子本身不尊重自己、贬低自己的价值,就会引发错误的动机、错误的行动。而且成人后的幸福感和自信感,取决于儿时父母怎样夸奖、怎样责备以及如何评价。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动机。
    我将这本书献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健康的自信心并成长为幸福的大人的所有父母,书中讲述的不是高难度的育儿理论,而是以我的咨询治疗经验为基础的简单有效的育儿方法。本书讲述的是怎样通过适当的夸奖和责备改变孩子。
    随着双职工家庭的增加,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且这样少的时间也没有被有效地利用。以前,全家人可以一起过周末,开开心心。但现在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的挤占,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而这剩下的少得可怜的时间,父母往往为了改正孩子的坏习惯而唠唠叨叨,真正开心的时间几乎没有。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希望这本书对苦恼的父母们有所帮助。
    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专家就是孩子的父母。就像建造牢固的房子需要好的设计图一样,希望这本书成为您的好工具。只要用心夸奖、认真批评,您的孩子就能长成在大风大浪中保护自己的幸福大人。如果我们的孩子长大之后能够想“我也要像我的父母一样养育孩子”,我们会多么幸福啊!

 

我家孩子自信度诊断测试题


1.尝试骑车或学画画等新事物的时候
①开始以为很容易很有信心地挑战,但经过一次失败后马上放弃。
②开始非常感兴趣,知道需要很大努力才能学好后有些惊讶。
③虽然明白要学好需要很长时间,但只要有点进步就很高兴,打算认真学。


2.答错题或失去射门的机会等有失误的时候
①怪罪别人或说“我是傻瓜”、“我总是失败”这样的话,马上气馁。
②准备重新挑战,但已经开始灰心。
③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做到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


3.和父母玩猜谜游戏时不知道正确答案的时候
①固执己见,想稀里糊涂地应付过去。
②猜几次也猜不出时,很灰心。
③淡淡地说不知道,然后请教答案是什么。


4.碰到很难的数学题时
①直接说不会,连想都不想就放弃。
②开始认真地思考,如果还是算不出来就放弃。
③请求别人的帮助,认真解题,直到得出正确答案为止。


5.碰到感兴趣但陌生的项目时
①逃避,怕别人笑话只想做能做好的事情。
②尝试,但如果需要在别人面前做,会因害羞而放弃。
③不管在哪里先尝试,做得不好也一笑而过。


6.对梳洗打扮
①每天督促孩子洗澡是最头疼的事情。
②虽然自觉地洗,但偶尔还得唠叨。
③不用别人督促,自觉地梳洗。


7.班级来了新同学时
①观察别的孩子怎么对待新同学。
②介绍自己,偶尔和他说话,但不刻意照顾新来的同学。
③如果妈妈同意,很高兴地邀请新同学到家里做客。


8.和朋友玩游戏意见不和时
①马上按朋友的意见做。
②主张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朋友不合作时停止玩游戏。
③找两个人都喜欢的游戏,积极讨论。


9.孩子的首次钢琴演奏会临近时
①过分地担心,不停地问如果弹不好妈妈会怎么处理。
②不会尽最大努力练习,但也不太担心。
③稍微不安,但是很认真地练习,跟父母讲演奏会的情况。


10.考试或足球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时
①对好的结果闭口不谈,只谈自己的失误和错误。
②认为自己做得很好,想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扬。
③承认取得了好成绩,总结学习和练习怎样有效果。


    计分方法:每道题答案的序号是答案的分数,做完所有题后相加即为最后的总分。
    计分标准:10~15分为自信度低的孩子;16~25分为自信度一般的孩子;26~30分为自信度高的孩子。
A自信度低的孩子(10~15分)
    此类孩子缺乏自信心。因为害怕失败不愿意挑战新事物,碰到困难和挫折时马上放弃。常把自己的错误归罪于他人,有时趾高气扬地宣传不现实的目标,一旦失败就很容易失望和气馁。对卫生也漠不关心。
请夸奖孩子的努力和耐心
   对自信度低的类型的孩子,要留心观察孩子对自己发送怎样的消极信息。而且要反思父母对孩子夸奖和批评的方法是否妥当。孩子挑战新事物时要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经常告诉他取得再小的成绩也需要努力和练习。在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如果孩子表现出耐心和积极的态度,可以给予奖励。孩子看到父母陪着他挑战新事物,会学到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小心幼儿完美主义者
    另一种类型的自信感缺乏表现为很强的成功欲,做什么都要求完美。此类型的孩子看起来充满自信,所以很难发现。得到父母的肯定是他们的惟一目的,所以导致动机不健康。此类型的孩子有发展成儿童忧郁症的可能性,虽然自信度低并不意味着患有忧郁症,但孩子持续两周以上出现下列情况中五种以上的症状时,最好寻求专家的帮助。
·很忧郁,特别爱哭或心烦气躁。
·对原本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感觉很无聊乏味(不愿上学、不合群、成绩下降)。
·食欲明显增加或减少。
·失眠或睡眠时间过长。
·精神焦虑或反应迟钝。
·浑身无力、容易疲倦,总说头痛腹痛。
·注意力不集中。
·自认为没有价值或有严重的犯罪感。
·反复考虑死亡。
B自信度一般的孩子(16~25分)
    此类孩子大致上对自己有信心。看起来像是具有健康的自信心,但是实际上尽力逃避自己的弱项,有时自以为了不起。有失误的时候会再次挑战,但很快就会失去勇气,对自己发脾气。在交友方面因为觉得得到朋友的认可更重要,所以认为不妥当的意见也可以接受。大致上有乐观积极的思考方式但容易受挫折,讨厌自己说明还缺乏自信心。
摆脱消极的思考
    要帮助自信度一般的孩子,需要留心观察孩子传送什么样的消极信息给自己。有数学题不会做想放弃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可以问孩子解题时想到了什么。如果他想的是“我是傻瓜”、“我不可能算出这道题”而不是“这道题有些难,需要别人的帮助”,那么这种想法是对孩子的自信心亮起的红灯。要阻止孩子错误的思考模式,要让他知道并不因为他是傻瓜才有不会的题,而是因为题有难度,通过别人的帮助就能解决。让他明白消极思考的坏影响,不过分自责是很重要的。
不仅夸奖他的才能也要夸奖他的努力
    不仅要称赞他的才能,更要称赞他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啊,祝贺你终于算出这道题!”这样的夸赞远比“我儿子真是数学天才”来得有意义。还可以不管结果如何,给孩子发努力奖。相反,责备的时候也要注意语言,绝不能说“你连这个都不知道怎么这么笨”、“你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诸如此类的话。指出孩子的努力不够,一起找出问题的所在是最好的方法。
C自信度高的孩子(26~30分)
     此类孩子自信度高,能够较正确地评价自己,不怕新的挑战,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明白要取得成绩需要不懈的努力。这样求实的态度给孩子自信心。孩子感恩自己天生的才能,更会珍惜自己通过努力取得的成果,碰到难题或挫折的时候不气馁,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因为不畏惧失败,容易重新面对挑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