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的记忆
潘碧秀
“北有兵马俑,南有秦简牍。”
湘西,一片僻壤地里,昔日曾有的辉煌在纷繁2万片的秦简里悄然隐匿着。谁的发现掀起一片帘,原来古有的谜就在口子窄窄的古井里。
龙山一片地,里耶一介古城,断断续续地展露着和沈从文《边城》中似曾相识的描摹:相似的古街、粗陋的屋、河岸石堆筑的矮墙......视野从江南水域的婉约温柔里倏忽坠入一派的粗朴、简单里。
有一片不能忽略的风景,落在湘西,如羽轻覆在古老的土地上;如磬响,訇然地点着游人的视听——那是秦时的文明,遥远年代的承载和记忆。
有一种寻求,永远在路上。在历史的皱褶里,觅一份过往遗落了的痕。
龙山的地图,里耶的古城,如同一介写偏了半边字落在繁华和喧嚣之外。是陶渊明心目中追寻的田园静谧和恬然么?不是。是一种少书的年代渴望看到书,放眼望去,却只见一本破了的、没有封面和插画的极简单的手写本的感觉。
从一枚邮票上认知一片陌生:《里耶秦简》上的“乘法九九口诀”、“秦历日”。
古井中挖出的历经2200年时光的秦简牍,残缺着、蒙垢着,洗涤的次数已然数不清。
“存在着便是合理”古哲学家的一片言铿然地验证着里耶古井中的奇迹,这堪和殷墟甲骨、敦煌文书相媲的里耶秦简。一座僻远的古城,倚着惊世的发现而声誉鹊起。
游者来里耶握一把苍凉和粗朴的怀想。
九月,湘西,淅沥沥的雨中掩不住简单的大气。
当世间浓妆淡抹的繁华渐歇去时,不施粉饰的惊喜已悄然登场。
里耶与秦简,前世的缘今日来鉴。
里耶秦简的样子:笔墨书写,篆隶混用,姿态各异;笔画或遒劲或酣畅淋漓,正面精谨的正体和背面活泼纵意的草写——肆意的书划是无边的美的遐想。
走进里耶触摸到一缕古文化浑厚的气息。
巷陌长长仄仄,如扑朔迷离的雨雾,游者的屐痕是浅浅,不曾印上青苔的。
湘西,远乡僻壤地里走出颇多的大师:沈从文、黄永玉.......有一份执著、向美的信仰如葵花根植在心间,历经万厄脚步亦不停留。分行的文字让世界记住有一个遥远的地方叫边城;万幻的线条更有那迷离身价的80猴邮,一笔抵万金。
有一种智慧是低调存在,谁的睿智许早已预见到未来的可能,在慌乱的年代,将一摞秦简置放在古井中?
——载着邮票上的思绪去里耶。
忘记城市的奢华,仿一回不闻世事的“孤陋”。
原来城与城之间的差别是如此迥异,在里耶发现一种逼仄地接近生活本真的生存——门开着,日子就要继续。淡然着、简单存在是一种境界,想起一种“大隐隐于市”的睿智。
又是一年田野丰收忙碌的影像。
里耶的乡村,简单的歌谣。
——这一季,与里耶古城擦肩。
地址:浙江 潘碧秀(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手机:13588110909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