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对语
潘碧秀
六月休闲的季,去天坛采撷一份属于心之上独有的对语。
阳光下的天坛,闪耀着神秘的色泽,这与晴的苍穹几近相似的深邃,六百年来一直点缀着京城的风景——谁识苍茫与幽远?
与帝王的虔诚擦肩,去遐想古有祭天的隆重和庄严。
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的天地坛,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形成现在的格局。
中国的天坛,北京的天坛,这迥异于异国的风情,这世界最大的帝王祭天的文化遗产,以其浑厚的文化底蕴和魅的力量吸引着观光者前来。
天坛,帝王与天对语,觅着了几许神奇?
谁的一介眸光拉长、拉长,在这祭天的日子里,愿望和丹陛桥一样长,希翼着来年的一切顺畅。
会飞的许愿,沿着祈年殿的屋檐向上,向上......
有人说:有些祈祷的力量是看不见的,时光赋予的奇迹会缓缓如花美丽绽放。
看见一介虔诚祭天仪式下,盛世的繁花渐渐绽放:五谷丰登,山清水肥......
——听,来自天宇的声音,灵魂净去,净去,独留最纯粹的清音......
遥远的天穹,谁倾入一腔的虔诚,祈祷、执着的祭拜?
一介虔诚的许愿后,来自天宇的回音落在莽莽青青草尖上、丰满的谷穗上、在盛世的歌舞里......
天子与天的灵犀独自存在,在遥遥的黄帝时期就已有。祭天的虔诚、专注、威严,无不彰显着孔子张扬的等级分明意识。
半边京城的风情,这个季被天坛独占。
冬至时节的京城黎明熹微时分,天空透着冷冽。
每一年的此时,明清历代皇帝都会费尽思量地去履行“与天对言”这份无契之约。古有的允诺,一直坚守了上千年,这华夏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
大地在歌唱,帝王在祈祷,天宇在倾听。
想望有多远,祈祷有几许纯粹就可以美丽实现?距离天最近的地方,去祈祷、祈福,许五谷丰登、社稷昌盛的愿。
华夏的船,载着亿万子民朝前行驶着,掌舵的人儿小心翼翼地规划、瞬时灵活应对着着一切可知和不可预知的变数。
天坛与乾隆,恰似冥冥中注定前世的缘。天坛大规模的修缮、改建及扩建,建成著名声学建筑“回音壁”......于天坛广植树,密布了大量的松、柏、槐等树木。
祈年殿是一座鎏金宝顶三重檐的圆形大殿,殿檐用蓝色琉璃瓦铺砌。用眸光去丈量天坛距离苍穹的距离;心有多诚,两厢之间的守望就有几多默契:社稷之稳固、昌盛,万民的和谐......
跨出祈年殿的大门,往南望去,只见那条笔直的甬道,往南伸去,一路上门廊重重,越远越小,极目无尽,似与天相接。
遐想圜丘坛上祭天的盛况,雅乐飘飘,烟云缥缈......
往事如朝天空纷扬了的感恩谷粒一一飘在风里。
过往的日子,天坛遭遇几忧思,渐走成落寞——生有几愤懑?愤懑时且去昂扬。
夕阳将西处的唯美落在天坛之上,殿宇的屋檐披一层金黄的余赭。斜影、温馨.......轻轻震颤着人的心灵。
一际天空的湛蓝,心似要歇进那无边的柔和里。天坛祈年殿蓝色琉璃瓦的婉约亦是要化到其中去的。
这属于明清时的经典,心之上的神圣之所,如今衬着浓郁的森林,已是另一个盛世下新的脸容。
这个季,我打天坛走过。
地址:浙江
潘碧秀(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手机:13588110909
加载中,请稍候......